最強貸款密技專區

歡迎填表免費諮詢各種貸款問題,不用去銀行排隊喔!^_^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快速找出適合你的貸款方案
更能提高核貸率,讓你不用煩惱資金來源喔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二:有汽機車即可申貸,24小時內可撥款
只要信用正常、還款意願高,車子依舊有價值,債務協商中也可以貸款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各種貸款皆可申辦~絕對難不到他們

立即免費諮詢

 
新的一年總是有新的計畫,別讓資金週轉成為你夢想的阻力
透過以上貸款公司,幫助您在新的一年可以獲得更多機會
讓夢想離你更近ㄧ些,擺脫資金困擾
立即點擊上方圖片
在表單上填寫基本聯繫資料
就會有專員與您接洽
連銀行都不用跑,真的很方便
而且過件機率高,不再看行員臉色了
趕快免費諮詢吧!
 

探索選集太空篇801-900 作者:王東鎮 目/ /  錄 801. 太陽系八大行星輻射正光子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8.11.24 802. 宇宙中沒有反中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7 803. 星球對不同光子和射線的聚焦現象 / / / / / / / / / / / / / 2018.12.8 804. 關于小行星帶和光環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8 805. 不同光子相互轉化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10 806. 光子堆積、磁場溫差與寒流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11 807. 大爆炸的實質和影響范圍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25 808. 星際磁場溫差與輻射溫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26 809. 黑洞合并與中子星碰撞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 / / / / 2018.12.26 810. 通過不同角度看元素形成演變規律 / / / / / / / / / / / / / 2018.12.26 811. 原子內部“氚”結構的極值現象 / / / / / / / / / / / / / / / 2018.12.31 812. 已知“氚”結構最多的元素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2.31 813. “氙”元素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1 814. 星球內部層次分裂和物質交流之謎 / / / / / / / / / / / / / 2019.1.2 815. 太陽系巨行星可能擁有十一周期元素 / / / / / / / / / / / 2019.1.3 816. 關于太空物質相對有序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 2019.1.5 817. 星際能量交流的物質基礎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6 818. 物理學的基礎是偏電荷現象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6 819. 關于月球沒有大氣層現象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2019.1.8 820. 處于三級恒星邊緣的太陽系巨行星 / / / / / / / / / / / / / 2019.1.16 821. 星球不同對偶層次運動的相對獨立性 / / / / / / / / / / / 2019.1.20 822. 正反物質不同尺度的對偶聚集 / / / / / / / / / / / / / / / / / 2019.1.21 823. 通過對偶層次分析星球質量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4 824. 星系可能與光子、原子、分子形成規律吻合 / / / / / 2019.1.28 825. 通過兩極考察金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31 826. 關于星球表層旋轉速度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2019.2.1 827. 星球自轉、公轉速度與離心力 / / / / / / / / / / / / / / / / / 2019.2.2 828. 星球對偶層次的不均衡現象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4 829. 地球軌道與最大離心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5 830. 外太空是東風烈?還是西風強? / / / / / / / / / / / / / / / 2019.2.6 831. 溫室效應不足以形成金星高溫 / / / / / / / / / / / / / / / / / 2019.2.7 832. 關于金星大氣壓強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8 833. 核聚變、核裂變與熱浪、寒潮 / / / / / / / / / / / / / / / / / 2019.2.10 834. 黑洞并不吞噬一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12 835. 核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14 836. 星球軌道與星球環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16 837. 如果地球脫離了太陽會是什么樣子? / / / / / / / / / / / 2019.2.20 838. 小行星帶的滯留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2.23 839. 星系文明周期性毀滅的罪魁禍首 / / / / / / / / / / / / / / / 2019.2.24 840. 地球軌道可以再增加一顆地球嗎? / / / / / / / / / / / / / 2019.3.2 841. 核外電子與星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3.3 842. 宇宙元素知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3.13 843. 物質形態從金屬到非金屬的演化過程 / / / / / / / / / / / 2019.3.18 844. 反物質不是新能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4.4 845. 星系是相對均衡緩慢成長的系統 / / / / / / / / / / / / / / / 2019.4.4 846. 周期性超新星爆發與造山運動 / / / / / / / / / / / / / / / / / 2019.4.7 847. 樹葉放大一億倍 真與宇宙很相似 / / / / / / / / / / / / / / 2019.4.9 848. 星際核力決定海洋潮汐和地球大氣層厚度 / / / / / / / 2019.4.13 849. 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與星球環境 / / / / / / / / / / / / / / / 2019.4.13 850. 我的宇宙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4.28 851. 核聚變的不同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4.30 852. 星球表層結構的尋常和周期性改變 / / / / / / / / / / / / / 2019.5.30 853. 通過核外電子構型看重力條件對原子結構的作用 / 2019.6.2 854. 復雜星際關系產生的復雜磁場現象 / / / / / / / / / / / / / 2019.6.3 855. 關于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環境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6.5 856. 關于磁場溫差和地熱異常帶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6.7 857. 不要把定論當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6.7 858. 通過原子結構看星際對偶關系 / / / / / / / / / / / / / / / / / 2019.6.9 859. 火山與板塊運動成陸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6.11 860. 超新星爆發之后的收縮現象 / / / / / / / / / / / / / / / / / / / 2019.6.11 861. 月球可能沒有石油天然氣資源 / / / / / / / / / / / / / / / / / 2019.6.20 862. 太陽表面可能是太陽溫度最高區間 / / / / / / / / / / / / / 2019.6.21 863. 星際關系與地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7.12 864. “流浪地球”對人類是滅頂之災 / / / / / / / / / / / / / / / 2019.7.29 865. 太陽系未來的四個黑洞和十次超新星爆發 / / / / / / / 2019.7.29 866. 電子、光子、原子結構的極值現象 / / / / / / / / / / / / / 2019.8.7 867. 星球溫差與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 / / / / / / / / / / / / / / / 2019.8.8 868. 超新星爆發會損失多少物質? / / / / / / / / / / / / / / / / / 2019.8.18 869. 光子和宇宙射線之間的相互轉化 / / / / / / / / / / / / / / / 2019.9.4 870. 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9.5 871. 核聚變負臨界溫度形成原因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9.6 872. 沒有重力條件的塌縮是不可能形成的 / / / / / / / / / / 2019.9.18/  873. 星球范圍相對過剩光子類型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9.19 874. “同軌多星”不可能只有一個層次 / / / / / / / / / / / / / 2019.9.20 875. 關于摩擦生熱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9.22 876. 從冰球到氣球、巖石星球的演變 / / / / / / / / / / / / / / / 2019.10.9 877. 通過核外電子構型分析元素結構 / / / / / / / / / / / / / / / 2019.10.10 878. 錯綜復雜的星際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1.6 879. 地球擁有若干月球是可能的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1.8 880. 雙子星與同電相聚的極值現象 / / / / / / / / / / / / / / / / / 2019.11.23 881. 太陽系邊緣的熱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1.25 882. 如果太陽系邊緣擁有攝氏31000度高溫 / / / / / / / / / 2019.11.26 883. 地球的守護神還有它們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2/  884. 銀河系黑洞知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3 885. 銀河系二級恒星的質量與銀核距離的關系/ / / / / / /  2019.12.5 886. 關于同電相聚和大氣層透鏡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12.8 887. 初始與高端元素形態的演化過程 / / / / / / / / / / / / / / / 2019.12.9 888. 強磁場與強風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9 889. 關于木星兩極梅花形風暴眼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12.10 890. 關于太陽系巨行星大氣成分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12.11 891. 從物質形態的穩定性看能源的不同層次 / / / / / / / / / 2019.12.16 892. 現實才有說服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18 893. 星球不同對偶層次差速運動的思考 / / / / / / / / / / / / / 2019.12.20 894. 普及多年的錯誤還在普及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28 895. 了解過去與展望未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2.30 896. 星際電荷交流決定星球運動的猜想 / / / / / / / / / / / / / 2020.1.3 897. 偏電荷光子奠定了宇宙的基本形態 / / / / / / / / / / / / / 2020.1.5 898. “古登堡面”是磁懸浮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1.9 899. 小行星帶對太空隕石的屏蔽作用 / / / / / / / / / / / / / / / 2020.1.18 900. 我的宇宙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1.26 /  注:正文中的序號按原文發表時在《探索全集》中的序號排列,與本目錄中的序號不同,特此說明。 /  4124.太陽系八大行星輻射正光子的思考 2018.11.24 正物質星球排斥反光子,反物質星球排斥正光子,才沒有星球內部相反物質的形成。也正因為如此,正物質恒星在正物質人類眼中表現為“黑洞”,滿目的星光燦爛基本上都是反物質星球在向我們招手。 可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也輻射正光子,我們才能看到它們,它們為什么沒有表現為“黑洞”?我想:磁場核聚變中正光子的相對“過剩”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每顆質子只需要一顆正光子,中子根本不需要正光子,正光子的大量“過剩”是毋庸置疑的。“滿則溢”,部分正光子的外泄是可能的。那么,正物質恒星為什么表現為“黑洞”?沒有“滿則溢”現象出現?這里只有強大的磁場引力可以解釋了:引力大于光速時,光子也不能外泄。但是,相反光子例外,因為正反物質在一定范圍相互排斥。 正光子的堆積也會產生高溫,導致星球的毀滅。所以,一定有磁場裂變光子作為補充,才能維持星球的存在。恒星內部的無限高溫不過是人們的想象,任何原子都有裂變為光子的臨界溫度,達到臨界溫度就是原子的毀滅和重組。 星光燦爛源于核裂變、核聚變現象的存在。光子可以轉化為原子,原子也可以裂變為光子。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光子異常導致星系毀滅的異常現象發生不是不可能的。經歷了“涅盤”,才有新陳代謝和局部宇宙的新生。 /  4125.宇宙中沒有反中子 2018.12.7 所有物質都存在反物質形態的說法是錯誤的,中子就沒有反物質形態。 中子由306個偏正電荷光子和306個偏負電荷光子對偶聚集形成,也就是由306個巨光子組成,呈電中性,與正反質子組成正反物質,決定物質屬性的不是中子,而是質子。 正反質子的差別很小,正質子由一個正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反質子由一個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它們的差別不過約三百零六分之一。質子、中子對形態的正反原子差別更小,因為中子的質量全部成為分母。所以,正反物質相遇會相互湮滅的說法沒有任何依據。 舉例來說:依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星系是由正反物質星球對偶聚集形成的。地球是正物質星球,太陽和月球就是反物質星球,銀核是正物質星球,人類登陸月球并沒有被月球湮滅,只是不適合長期生活在月球環境,因為正反物質相互排斥,不會發生化學反應,即使月球擁有氧氣也不能幫助我們新陳代謝。 同樣道理,中子只有依附于質子存在,《元素周期表》沒有中子這種元素說明中子不能獨立存在,在自然環境中會很快發生裂變成為其他物質形態。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中子星,遑論與其他星球組成系統。 至于其他基本粒子是否存在反物質形態,我不清楚,因為沒有研究。不過正反物質的差別主要是核外電子的類型不同,沒有核外電子的物質形態自然沒有反物質形態,不知是否正確? /  4126.星球對不同光子和射線的聚焦現象 2018.12.8 光速雖然很快,密度也會遞減,宇宙射線就更不用說了。星際遙遠,即使強光也會迅速衰減到2.74k的太空一般光子密度。光子衰減的另一個原因是向宇宙射線的轉化:不同種類的光子會聚變成為正反氫、氦元素,成為宇宙射線。太空中的宇宙射線主要來自太空光子的轉化。 正負電子聚變為不同光子的比例在不同星球可能相同,可能不同,通過研究才能知道。即使相同,由于正反物質相互排斥,輻射太空的光子種類也會有所不同:正物質星球主要輻射反光子;反物質星球主要輻射正光子。而不同物質星球對不同光子和宇宙射線的吸引力也是選擇性的:正物質星球吸引正光子和正物質宇宙射線;反物質星球吸引反光子和反物質宇宙射線。萬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引力現象也是聚焦現象,產生聚焦效果,所以我們看到的星光和陽光還是非常集中的。當然,其中包括宇宙射線裂變釋放的光子。 /  4127.關于小行星帶和光環的思考 2018.12.8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核外電子數量等于核內質子數量,等于元素序號。據此,我提出了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相對科學的解釋了核外電子現象和星系形成的原因。 當我把目光轉向太陽系巨行星的時候,曾經一度陷入困惑:太陽系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每一顆都擁有數十顆衛星,全部擁有光環,難道它們擁有那么多對偶層次嗎? 仔細辨認,我發現太陽系巨行星每一顆都擁有四顆主行星,其余的衛星,包括光環,都可以歸入小行星帶的范疇,類似太陽系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和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天體。 小行星帶不是由一顆行星撞碎形成的,而是伴隨主星對偶層次形成的。開始呈彌散狀態,漸漸聚集成帶,最后凝聚成一顆或數顆星球。 小行星帶的所有天體都由相同物質組成,或者是正物質,或者是反物質。屬于太陽對偶層次的小行星帶一定由正物質組成,屬于太陽系行星對偶層次的小行星帶一定由反物質組成,因為核外電子的屬性必定與核內質子攜帶電荷的屬性相反,電量相同。 據此,我提出了太陽系巨行星與太陽同期形成的觀點,提出了星球內部的層次存在內核分裂和層間分裂的可能。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太陽系范圍較小,主要行星都是單軌單星。銀河系范圍較大,太陽軌道達十幾萬光年,物質收縮不可能聚集到一點,所以都是“同軌多星”,相對獨立的磁場可能導致主星對偶層次的分割,出現類似大蒜和石榴的結構。 以上都是我的推理,僅供參考。 /  4129.不同光子相互轉化的思考 2018.12.10 通過物質的正反形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五種光子:正負偏電荷光子;正反光子;由正負偏電荷光子對偶聚集形成的巨光子。 正負偏電荷光子是正反光子的離子形態,是相對不穩定的光子形態:獲得核外電子,它們就轉化為正反光子;相互糾纏,它們就轉化為巨光子。一個正反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結合,就是正反質子形態;再加上306個巨光子組成的中子,就是正反質子、中子對形態的正反“氘”結構;中子擴大一倍,就是正反“氚”結構。 沒有正反光子,就沒有正反質子,沒有正反物質的其他形態。沒有正負偏電荷光子,就沒有正反光子和“巨光子”,沒有正反物質的其他形態。所以,正負偏電荷光子的存在非常重要。 偏正電荷光子其實是偏正電子光子,由兩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組成。偏負電荷光子也是偏負電子光子,由兩個負電子、一個正電子組成。正負偏電荷光子相互糾纏,對偶聚集,才能獲得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取得相對穩定的形態。獲得核外電子,也能取得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得到相對穩定的形態。所以,偏電荷形態是一種過渡形態。 偏電荷光子的存在決定了一般物質的偏電荷現象:它們的離子形態和分子形態都可能導致物質的偏電荷現象。雖然微弱,但是集沙成丘,也會形成正反物質的對偶聚集,星系就是這樣形成的。 電子為什么會出現偏電荷聚集,我不清楚,只能分析現實存在。沒有光子的偏電荷現象,就沒有物質的偏電荷現象,沒有原子的核外電子現象,沒有正反物質形態。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正物質星球,迄今為止沒有發現反物質和正反物質的分子形態,說明正物質星球排斥反光子和反物質形態。我們也可以據此推論反物質星球排斥正光子和正物質形態,只有在星際距離上相互吸引,組成星系。 我是通過原子分析光子,自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是否存在光子的其他形態,如一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組成的光子形態,我不清楚,所以不做分析。 正負偏電荷光子與正反光子、巨光子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卻不能跨界轉化。進一步的轉化只有裂變為電子,重新組合才能實現。 所謂弱作用力特指中子衰變為質子的過程,應該是“氚”結構中子中一個偏電荷光子裂變為正負電子的過程,體現了“氚”結構的不穩定性。一個正反光子能夠聚集起那么多的巨光子組成原子,是什么作用力我不清楚,只能承認現實。 通過正負電子對偶聚集的現象分析,我發現了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解釋了核外電子和星球、星系現象形成的原因,否定了萬有引力,為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但是,我仍然不能解釋原子形成的原因,質子、中子與一定數量巨光子的關系。 人類認識上的進步是長期努力的結果,科學進步還任重道遠。 /  4130.光子堆積、磁場溫差與寒流 2018.12.11 根據熱力學定律,光子的分布有趨于平衡的趨勢。可是,熱島現象、晝夜溫差、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季節溫差和寒流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如何解釋? 還有,地球大氣邊緣有一個熱層,溫度最高達到數千k,最低也有幾十度,是如何形成的?熱層下面卻是低溫區域,赤道附近攝氏零下75度到攝氏零下85度,兩極地區卻是攝氏零下45度左右,為什么?對流層貼近地面,又是兩極溫度低,赤道溫度高,原因何在? 翻開書本,我們可以得到一些解釋,卻有牽強之嫌,有的至今沒有合理的解釋。 紫外線說是解釋之一,難道紫外線都集中到地球熱層了嗎?外太空是必經之路,為什么只有2.74k(始于絕對零度的溫標)的光子密度?陽光直射、斜射說也解釋不了外太空的低溫,何以能夠在地球表面形成季節溫差。 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核裂變、核聚變是地球熱層及其下低溫的主要原因。這是一個元素重組過程:宇宙射線中的正物質氫、氦元素與地球表面的正物質氫、氦元素劇烈撞擊裂變為光子,提供了聚變為相對高端正物質元素的光子條件。在地球表面重力條件下,可以形成第二周期,乃至部分第三周期元素,地球大氣層中氫、氦以外的元素應該是這樣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碳、氮、氧,使地球成為生機勃勃的星球。 這里可能有人提出疑問:為什么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不是這樣?因為宇宙射線的密度不同,星球表面的重力條件不同,核裂變、核聚變的程度就會有所不同,形成了不盡相同的星球環境。 如果沒有核聚變發生,地球表面會比地球大氣熱層還要熱,因為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會產生磁場溫差:越是靠近磁軸,光子密度越高。但是,光子密度越高越容易發生聚變反應,連續核聚變會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所以,地球表面復雜的溫度變化是由核裂變、核聚變、磁場溫差決定的。 地球表面的核聚變需要三種光子:正光子與正負偏電荷光子,多余的會產生光子堆積,形成局部高溫。特別是正光子,中子的形成不需要,質子的形成只需要一個,“剩余”相對較多。所幸磁場還有裂變光子的功能,向其他星球輸出正電子的功能,地球表面交換來的負電子反而相對“過剩”,正電子難覓蹤跡! 如果地球通過北極輸出正電荷,南極輸入負電荷,就會形成正負電荷的相對集中,磁極和磁場可能是這樣形成的。不考慮核聚變的原因,單電子不會形成光子,兩極的低溫可以得到解釋,問題是核聚變客觀存在,并且是宇宙中所有低溫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地球兩極也不應該例外。所以,寒流與強對流天氣與局部核聚變密不可分。 將氣象學與天體物理學結合起來研究是我的最新想法,因為二者關系密切。軌道傾角與星球自轉產生磁軸“漂移”導致季節溫差要比陽光直射、斜射產生季節溫差更有說服力,因為后者產生的溫差可以忽略不計! 影響地球表面溫度的主要因素是宇宙射線、星際磁場、核聚變。所有恒星光子對地球表面溫度的影響不會超過2.74k(所謂宇宙背景溫度),與太陽宇宙射線影響的重合夸大了太陽光子的作用,我們應該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 /  4138.大爆炸的實質和影響范圍 2018.12.25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各種爆炸現象,都有一定的影響范圍,即使核爆炸也不例外。 這里,我們分析所謂宇宙形成的大爆炸是一種什么現象,影響范圍是否可以無限擴大? 根據奇點爆炸的說法,首先要有宇宙物質的聚集過程,聚集多少物質,才能產生相同物質的宇宙,全部宇宙物質聚集到一個奇點,可能嗎? 依據萬有引力定律,是可能的。但是,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這種聚集就不會發生。 我們知道,電子有正負之分,物質有正反之別,正反物質相互排斥我們才在地球上找不到反物質及其化合物,難道在太空中正反物質就可以聚集到一起嗎? 我們還知道,任何作用力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圍,超過臨界范圍就沒有相互作用力,外太空可以例外嗎?宇宙物質不能在現在聚集為一個奇點,以前就可能嗎? 所以,宇宙形成于一次奇點的爆炸是不可能的,只能稱作樸素唯物論。 我們再來看看證實宇宙形成爆炸說的所謂“紅移現象”。據說“紅移現象”證實所有星系都在遠離我們,這只有一種可能:銀核是所謂爆炸的中心,其他星系才能那么一致的遠離我們,所謂宇宙形成的大爆炸不過是銀核元素重組發生的大爆炸! 關于元素重組可能發生爆炸現象目前還是我的推測:太空環境最初形成的物質形態可能只有宇宙射線的物質成分,化學元素可能只有氫、氦兩種。聚集到一定程度,會產生重力條件的改變,同時伴隨升溫現象(任何物質聚集也包括光子的聚集),達到臨界條件就會引發核裂變、核聚變形成所謂大爆炸和化學元素的重組過程,元素種類相對豐富的星球和星系才能形成。目前關于宇宙年齡138億年的推測很可能是銀河系的年齡,星系現象的存在說明一定范圍宇宙物質的聚集最多可能達到星系的程度,全部宇宙物質聚集在一起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關于宇宙背景溫度是大爆炸殘存溫度的說法同樣荒謬:什么溫度(光子密度)可以殘存138億年?太空那么多恒星輻射的光子沒有溫度嗎? 光子只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可以轉化為化學元素,也可以裂變為正負電子,還會發生折射、散射和反射,同一光子不可能永遠存在和向同一方向運動。所以,遠古光子輻射到現在地球的概率微乎其微。大爆炸的影響也會伴隨距離和時間遞減,任何作用力都有一定的時空范圍。 本文所要說明的是:目前某些公認的物理學觀點未必就是真理,破除迷信才有物理學的發展進步。 /  4139.星際磁場溫差與輻射溫差 2018.12.26 星球組成系統不是萬有引力的偶然作用,而是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使然。正物質星球偏帶正電荷、聚集正電荷,反物質星球偏帶負電荷、聚集負電荷,通過交流正負電荷形成共同磁場,組成系統。 正負電荷的交流會產生光子,磁場密度不同光子密度不同,形成磁場溫差。光子會聚變成化學元素,重力條件不同,形成的化學元素不同。光子形成的過程是放熱反應,光子轉化為化學元素的過程就是吸熱反應。光子在磁場中還會發生裂變反應,轉化為正負電子,也表現為降溫過程。磁場溫差是光子形成過程、裂變過程、聚變為化學元素過程共同形成的。 星際物質交流包括正負電荷交流與星際輻射交流兩個方面,前者僅限于系統內星球,后者的范圍相對較廣,也是以系統內交流為主,因為星際磁場影響星際輻射,宇宙射線也偏帶正負電荷,有正反物質、正反光子宇宙射線的區別。 地球處于銀河系的子系統太陽系之內,同時與月球組成相對獨立的系統,分別與兩個星球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大氣層、地殼和上下地幔與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對偶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地核與月球對偶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所以,地球擁有兩個磁場、兩個磁軸、四個磁極,地球表面和內部溫度受到兩個磁場的共同影響。太陽和太陽系巨行星擁有更多的磁場,道理就不需要我一一解釋了。 星球的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季節溫差主要由星際磁場決定,晝夜溫差主要由星際輻射決定。其中全部恒星光輻射的影響不會超過2.74k,也就是所謂宇宙背景溫度,超過2.74k的溫差來自宇宙射線沖擊導致地球大氣層發生核裂變、核聚變的結果。 由于太陽宇宙射線主要由太陽光子聚變形成,與太陽光子保持相同的運動方向,裂變為光子以后也表現為陽光。所以,我們在地球表面看到的陽光與外太空看到的陽光是不同的:前者包括了太陽宇宙射線裂變產生的光子,后者才是直接來自太陽的陽光。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季節溫差與陽光的直射、斜射無關,晝夜陽光的入射角度都會發生變化,甚至全部消失,并不會產生季節溫差,只能產生晝夜溫差。季節溫差的實質類似緯度溫差,由磁場溫差決定,伴隨地球軌道傾角產生的磁軸“漂移”發生,與陽光入射角度變化的某種重合純屬偶然。 月球與太陽同屬反物質星球,排斥太陽宇宙射線,也排斥太陽輻射的正光子,表面溫度主要由磁場溫差決定,所以晝夜溫差不是很大,數百度的晝夜溫差很可能是錯誤推理出來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140.黑洞合并與中子星碰撞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2018.12.26 最近,關于引力波的報道充斥媒體,無一離開黑洞合并與中子星碰撞,黑洞真的能夠合并?中子星真的能夠發生碰撞嗎? 我們知道,任何星系的形成都需要廣闊空間物質的聚集,即使相鄰的兩個龐大星系,相互的距離也是天文數字,不可能發生相互作用力,才能懸浮在近似絕對真空的環境中。如果所有星系都在以相同的速度遠離我們,它們之間的距離只會越來越大,不會越來越小,不可能發生合并與碰撞。 我確實在網上看到過兩大星系接近的照片,可是太空寥廓,誰能證明不是視覺重合呢? 太空中不乏雙子星系,就像偏電荷光子中的兩個相同電子,即使非常接近,也不會發生合并現象。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距離夠近吧?能夠合并嗎?核外電子同樣不會因為重力原因被壓縮到原子核中,哪來的中子星? 在這里我還要告訴大家:質子與中子的質量差別不是一個核外電子的差別,而是一對電子的差別,即使核外電子可以與質子發生聚變反應,也不會變成中子。因為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一個偏電荷光子加上核外電子,四個電子)與305個巨光子(一個巨光子由一對正負偏電荷光子,六個電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前者的質量是1834個電子質量,后者的質量是1836個電子質量。 我目前還不能否定引力波的存在,但是以黑洞合并與中子星碰撞解釋引力波現象過于牽強。因為即使發生了天體的合并與碰撞,同一空間的物質質量并沒有增加,只可能減少,因為會有能量和物質的輻射損失。 眾多科學家花費巨資研究引力波現象,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精神可嘉。但科學是嚴肅的,來不得半點虛假,本文僅就黑洞合并與中子星碰撞發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141.通過不同角度看元素形成演變規律 2018.12.26 我對物理學的貢獻之一是編制了人類第一張《元素結構表》。 我第一次編制《元素結構表》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從碳元素結構的分析開始,擴大到其他元素,最終成表。 我編制《元素結構表》的最初目的是印證元素結構可否由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形態組成,其中高端元素可以由“氘”、“氚”、“氦4”結構組成,看看元素結構與物理化學屬性之間有無內在聯系。我的第一個目的達到了,第二個目的沒有實現,可以通過《探索選集科技篇601-700》了解整個過程。 我第二次編制《元素結構表》是2017年,想看看不同元素之間的繼承關系和內在聯系,也就是在相對高端元素基礎上分析元素結構。表的欄目上設置了序號、名稱、表層原子量、表層電子量、表層電子缺位、表層結構。從表層看元素結構的發展變化既簡化了元素結構的分析,也使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一目了然。表層電子缺位的設置是想了解其與化合物形成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通過《探索選集科技篇1401-1500》、《探索選集科技篇1501-1600》,或《探索集3701-3800》、《探索集3801-3900》了解整個過程。 第二次編制《元素結構表》比第一次有了質的飛躍,發現了不同周期元素相對統一的內核,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連續核聚變的可能性,第六周期及以后周期元素相對統一的變化規律和與以前周期元素顯著不同的結構變化,為區分星球不同對偶層次與不同周期元素之間的聯系找到了相對科學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以前對于地球地日、地月兩個磁場和兩個對偶層次的分界線一直難以確定,通過《元素結構表》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結構的漸進式改變和第六周期及以后周期元素結構的“跳躍式”改變,我發現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構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對偶層次,以后每一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外地核可能形成第六周期元素,構成地球的第二對偶層次;第七周期元素可能是內地核元素,表明地球的第三對偶層次正在形成。 我將不同元素的熔點標注在《元素周期表》上,發現不同周期元素的熔點變化有相對統一的規律,可能是星球層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張《元素周期表》讓我思考了數十年,晚年開始補習大學本科物理化學知識,發現了原子和星球、星系形成的秘密,原子和星球、星系結構的秘密,從不同角度發現了一些元素形成演變規律。 有了《元素周期表》才有《元素結構表》,我只能在前人勞動的基礎上發展物理學,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  4146.原子內部“氚”結構的極值現象 2018.12.31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中子遞增趨勢,也就是“氚”結構遞增趨勢。我們還可以發現中子結構的依附現象:有獨立的質子結構,沒有獨立的中子結構,一個質子最多可以與兩個中子結合在一起。 質子的存在是元素和正反物質存在的基礎,質子離子和分子形態的偏電荷現象可能是原子和星球形成的基礎。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存在電中性的中子星。沒有中子星,也就沒有中子星的碰撞現象。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還可以發現相對高端元素都有“氦4”結構,并且以“氦4”結構為內核。所以,相對高端元素中可以沒有“氚”結構,不可以沒有“氦4”結構。 元素中“氚”結構的數量可以通過原子量減去元素序號的倍數得出,也就是“氚”結構存在極值現象,元素的同位素存在極值現象,中子結構存在極值現象。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十萬個為什么》,煙頭大小中子星物質的重量等于三十六頭亞洲象的重量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陽光下使用放大鏡觀察鉆石,鉆石會化為一縷青煙,也讓我終身難忘。現在我知道中子星根本就不存在,碳是已知熔點最高的元素,在氧氣中也需要上千度的高溫才能燃燒,書中的描述很可能是一種“噱頭”。 我曾經著迷科幻小說,卻遲遲沒有動筆,就是害怕誤人子弟。其實,科幻小說的積極意義還是不能抹殺的,真相總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多一些夢想也沒什么不好,只是我不愿意胡編亂造。 沒有中子星的宣傳,還需要我來辟謠嗎?現在否定中子星,是否人們的印象會更為深刻一些? /  4147.已知“氚”結構最多的元素 2018.12.31 “氚”是由一個質子、兩個中子組成的元素,也是中子與單個質子組成“對”結構的極值。 由于元素的單質由質子數量決定,同位素的數量由中子數量的不同決定,“氚”結構的數量就成為同位素數量的決定因素。 元素中“氚”結構的數量可以通過原子量減去元素序號的倍數計算出來,原理是質子、中子的質量差別極小,可以忽略不計,“氘”和“氦4”結構中質子和中子的數量是等值的,原子量減去元素序號的倍數,就是多出的中子數量,也就是“氚”結構的數量。知道了“氚”結構的數量,計算出每層結構中“氦4”結構的最大值,余數就是“氘”結構的數量和分布。 由于同位素的存在,元素結構的分析會越來越復雜,工作量會越來越大,最后還要通過檢驗確定,目前只能簡單的計算出其中的一部分結構,相比一無所知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網上搜索,目前已知同位素最多的元素是54號元素“氙”,有30個同位素,其次是78號元素“鉑”,有29個同位素。“氙”是第五周期的最后一個元素,與第六周期元素沒有直接的“進化”關系,同位素的多寡不影響第六周期元素結構的分析,“鉑”就不同了,是第六周期最后8個元素的周期性內核,同位素的多寡影響后面元素結構的分析計算。當然,也有相對簡化的計算方法,可以縮小計算范圍,這里不做深入介紹了。 同位素的多寡不同周期元素可能有相對的極值,掌握已知元素的全部結構才能通過比較確定有無規律性的發現。中子和“氚”結構的遞增趨勢是我通過相對高端元素的原子量越來越大于元素序號的倍數得出的,在元素結構的逐一分析計算過程中感受會越來越深。 中子遞增趨勢不會形成中子取代趨勢,不同重力條件可以形成不同周期元素,變化的是質子數量,同位素的多寡總是在相同重力區間形成的,可能有客觀規律支配,深入分析才能知道。 同電相聚是原子和星球形成的客觀規律,正負電荷對偶聚集是延伸規律,產生巨光子和星系。中子是電中性物質,只能依附質子成為元素結構,不可能形成獨立或分子形態的元素、化合物和星球,哪來的中子星? 由于人類科技水平的限制,現代物理存在許多假說,在沒有充分證實之前只能參考,不是真理。引力波即使存在也只發生在系統之內,不能在系統之外。存在相互作用力才能成為系統,沒有相互作用力才相對獨立。超越銀河系,即使無數黑洞合并和星球碰撞,也不會有引力波到達地球,否則就會發生合二而一了! /  4148.“氙”元素分析 2019.1.1 “氙”是已知同位素最多的化學元素,引起我的興趣。 “氙”是第五周期的最后一個化學元素,核外電子構型是2、8、18、18、8,擁有完美的五層結構,是地日磁場形成的最后一個元素。 結構完美,就不容易產生分子結構和化合物形態,所以“氙”是惰性氣體元素。 地球擁有地日和地月兩個磁場,之間可能產生磁懸浮,具有一定的空間,“氙”可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這個地震波都能顯示出來的空間可能是“氙”元素擁有眾多同位素的原因,說明資源量相對豐富。 這個空間同樣可能產生第六周期的初始元素“銫”,處于磁懸浮空間的底部。 “銫”的核外電子構型是2、8、18、27,只有四層結構,屬于“鎳核”元素,所以不能在“氙”元素的基礎上形成。 第一周期和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過連續核聚變形成,從第六周期開始出現了“跳躍式”改變,以后各周期也會存在類似現象,所以我認為以此劃分星球內部的對偶層次相對合理。 地球只有兩個磁場,太陽、銀核和太陽系巨行星擁有更多的磁場和磁懸浮空間,情況更為復雜,只能逐一分析,這里略去。 “鉑”也擁有較多的同位素,并且是周期性內核元素,其后的“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看不出有同位素,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故我對“氙”元素擁有眾多同位素原因的分析未必就是真理,僅供參考。 /  4149.星球內部層次分裂和物質交流之謎 2019.1.2 分析化學元素的核外電子構型,我們可以發現原子內部的層次現象。通過地震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星球內部的層次現象。星系的形成,類似核外電子的形成,與主星內部的偏電荷現象密切相關,不是萬有引力的偶然擒獲,而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發揮作用。所以,分析星系形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主星內部的層次形態。 太陽系擁有四顆巨行星和四顆類地行星,兩個小行星帶,太陽系巨行星也擁有四顆主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難道是偶然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星球和星系的成長發育也存在規律性,只是我們還不了解。 通過54號元素與55號元素內部結構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元素雖然排名靠近,內部結構卻迥然不同:排名靠前的擁有五層結構,排名靠后的只有四層結構。因為它們都是臨界元素,前者是第五周期的最后一個元素,后者是第六周期的起始元素。星球內部環境的臨界改變導致化學元素的內部結構也發生了臨界改變:第六周期元素的第四層不再是第五周期元素的18個質子、中子對結構,而是32個質子、中子對結構。以后各周期元素的中間層次都會出現類似改變,終結了元素形成的連續性,也增加了元素形成和進化之謎。 當星球內部結構的分裂進行到第五層和第九層以后,是否會出現層間分裂?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是,太陽系與太陽系巨行星同時擁有兩個小行星帶的事實不排除這種可能(小行星帶是新星成長發育的一個階段)。 星球內部的層間分裂會導致其后所有層次重力環境的改變,化學元素的改變,它們是如何進行的,對我們來說也是謎。 不僅如此,地球內部的所有化學元素我們在地球表面都能找到,它們是怎樣來到地球表面的?僅僅是火山通道的漸次傳遞嗎?還是磁軸中心存在物質交流的通道?地心物質來到地球表面的分布規律是否與磁極“漂移”路線重合?還是與火山噴發現象重合?抑或還有其他原因? 系統內每顆星球的形成都會有元素重組問題(原始星球只有“氫”、“氦”兩種元素),帶來星際環境的周期性改變,不但影響文明進程,也會帶來地質變遷和層次結構的巨大破壞。對于我們沒有經歷的災難,我們不可能深入了解,卻不能不有所警惕,防患于未然。 本文只能提出問題,沒有任何答案,僅供參考。 /  4150.太陽系巨行星可能擁有十一周期元素 2019.1.3 太陽系巨行星全部擁有四顆主衛星和兩個小行星帶,也就是擁有七個對偶層次。按照初始層次由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組成,其余層次各由一周期元素組成計算,每顆太陽系巨行星都可能擁有十一周期元素。 十一周期元素是個什么概念?“鈾”僅僅是第七周期的第六個元素,原子量已經是“鐵”元素原子量的四倍以上,太陽系巨行星的物質密度和質量是非常高的。 可是教科書和許多材料都稱太陽系巨行星是氣體星球,可能嗎? 恒星也被許多資料稱為氣體星球,物理學中的謬誤觸目驚心! 我不知道這些資料是如何形成的,何以流傳至今,但是知道依據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的結果一定是錯誤的。一個公式如果需要調整系數,十有八九是錯誤的。 我們不能憑想象認為太陽是氫氣球,內部溫度非常之高。初始太陽可能是氫氣球,經過元素重組之后就會擁有與質量相符的對偶層次和化學元素。目前的太陽至少擁有八大行星、兩個小行星帶,十一個對偶層次(初始層次對偶銀核對偶層次的一部分),十五周期元素,密度遠遠超過太陽系巨行星。 太陽表面的熊熊烈焰不代表內部溫度更高。地球大氣邊緣有一個熱層,最高溫度也有數千k,可是到了平流層就是攝氏零下數十度了。因為高溫可以引發核聚變,核聚變是吸熱反應,是光子轉變為化學元素的過程,連續核聚變可以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星球內部的層次現象就是這樣產生的。 可見盲從害死人。 /  4152.關于太空物質相對有序的思考 2019.1.5 如果銀河系是一顆電子,就會有類似光子的星團存在。有多少光子類型,就會有多少星團類型。 光子可以結合成原子,星團也可以結合為原子形態,進而組成分子和更為復雜的物質形態。所以,星系未必是太空物質的終極形態。 類星體其實是“黑洞”的反物質形態,“黑洞”不黑,只不過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難以抵達正物質地球,轉化為我們的視覺信號。 類星體與“黑洞”如同正負電子,可能形影不離,有多少類星體就有多少“黑洞”。 太空寥廓,星系龐大,看似雜亂無章,可能有內在規律組成相對有序的系統。 當然,即使局部也有相對無序的現象存在,如同我們的院落。 客觀規律可以產生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星球、星系,就可能產生更為龐大的系統如星團、星云等物質形態,只是我們微小,目光所及,總是宇宙的一個角落。 任何元素重組都可能有爆炸現象發生,局部的爆炸會被我們認為是宇宙形成的爆炸,因為我們看到的宇宙實在太小了! 站在更為宏觀的角度,也許我們可以不做井底之蛙,物理學也可以前進一步。希望我們的目光可以更遠一些。 /  4153.星際能量交流的物質基礎 2019.1.6 我為什么會想到星際關系相對有序的問題?因為沒有更為廣泛的星際關系就沒有星際能量交流的物質基礎。 長期以來,“煤球理論”統治我們關于恒星的認識,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來自自身物質的燃燒,也就是氫——氦聚變,所以才有恒星是氣體星球之說,恒星塌陷之說,中子星之說。可是我們看到的星系都是成長中的星系:太陽系在不斷的成長壯大;地球也在不斷的成長發育;太陽系巨行星應該是類地行星成長發育的結果。所以,“煤球理論”只能稱為庸俗唯物論。 星際通過宇宙射線和磁場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流,必須有吸收系統。星球自身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問題是環境中可以吸收的能量有限:星系的形成已經將一定范圍的物質聚集到一起,龐大系統的成長發育都需要太空中的能量物質補充,2.74k的宇宙背景溫度和近似絕對真空的太空環境何以提供龐大星系成長發育所需的物質和能量?只有求助更為廣闊空間獲取能量的能力和系統,宇宙中更為復雜的星際關系可能提供這種能力和系統。 例如:類似人體的龐大系統,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耕耘,獲取成長所需的物質和能量。 即使單細胞生物也有維持生命的系統,不排除龐大星系是這個單細胞生物的一個原子。 沒有足夠物質能量的補充,星系也會停止成長發育,依靠自身物質維持一段生命過程,然后走向死亡。而我們看到的銀河系還是生機勃勃的,沒有任何死亡的跡象。所以,我想到銀河系可能是更為龐大系統的一部分,擁有在更為廣闊空間獲取物質和能量的功能。 是不是有些科幻了?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  4154.物理學的基礎是偏電荷現象 2019.1.6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會發現核外電子構型反映核內質子分布,這一發現本身就是對核外電子“躍遷”理論的否定。因為沒有核內質子(質子、中子對)的“躍遷”,就沒有核外電子的“躍遷”。 分析核外電子現象,我們就會發現偏電荷光子現象——核外電子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偏電荷光子的存在。有了偏電荷光子的存在,才有量子“纏繞”,才有正反光子,才有正反物質形態。 這是對傳統物理學的顛覆:將無差別光子轉變為多種光子并存,通過“奇正”關系達到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 這也是對傳統物理學的繼承:通過磁場時,光子的偏轉現象證實了偏電荷光子的存在。 我不知道偏電荷光子存在的物理原因,但是物質的“奇正”現象符合辯證法。我對偏電荷光子的認識,歸根結底來自核外電子現象的分析。其次,來自“雙子星系”的存在,“雙子星系”與偏電荷光子存在的物理原因應該是相同的。 有了對光子五種形態的認識(正反光子、正反光子離子形態的正負偏電荷光子和正負偏電荷光子相互纏繞的“巨光子”形態),完善了我對質子、中子差別的認識:質子與中子的差別不是一個核外電子的差別,而是一個偏電荷光子的差別(離子形態),一個正反光子的差別(核外電子形態),兩個電子質量的差別(仍然是后者)!這就否定了中子星的形成理論:即使核外電子可以被壓縮到原子核內,質子也不會轉化為中子。這也堅定了我對質子質量是電子質量1836倍的質疑:質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4倍(擁有核外電子時),中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才相對合理(306個“巨光子”)。 有了偏電荷光子的存在,才有物質的偏電荷現象,同電相聚產生的吸引力,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產生的核力、電磁作用力,才有原子、星球和星系的存在,所以我說物理學的基礎是偏電荷現象。 /  4155.關于月球沒有大氣層現象的思考 2019.1.8 有兩個原因可以導致月球沒有大氣層:第一,星際磁場的屏蔽;第二,月球的體積與地核接近,正負偏電荷已經相對均衡,不能聚集氣體成分。 先說第一個原因:星際磁場的屏蔽。 月球是反物質星球,只對反物質宇宙射線具有吸引力,排斥相反物質宇宙射線。這樣,太陽宇宙射線與月球沒有關系,因為太陽也是反物質星球,不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地球雖然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無奈極其有限,不足以形成月球大氣層。銀河系最大反物質宇宙射線的發源地是銀核,可是外有太陽磁場競爭,內有地球磁場屏蔽,月球還是望塵莫及。 再說第二個原因:正負偏電荷的相對均衡問題。 網上搜索,所有關于月球沒有大氣層的解釋都是月球質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不足以吸引大氣成分。如果太陽系比月球小的衛星擁有大氣層,這個原因就沒有說服力了。 其實,月球沒有大氣層不是因為質量低,原因之一是因為質量高:月球的直徑與地核的直徑幾乎相同,已經達到質量的極限,不需要大氣層補充,可能是月球沒有大氣層的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太陽系所有反物質衛星共同面對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月球獨有的。月球可以吸引隕石,自然可以吸引氣體成分,日積月累還是可以形成大氣層的,磁場屏蔽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月球是對偶地核形成的反物質星球,偏帶負電荷。如果與地核的偏正電荷已經形成相對均衡,就不需要反物質氣體成分補充。地球如果再大一些,地殼和地幔攜帶的偏正電荷就可以與太陽對偶層次攜帶的偏負電荷均衡對偶,地球可能也沒有大氣層。 正負電子也可以取代大氣層,只要有足夠的量,甚至可以取代對偶星球,只是穩定性不如星球和大氣層。 /  4159.處于三級恒星邊緣的太陽系巨行星 2019.1.16 人類關于恒星的劃分有許多不同的標準,龐大的質量和一定的亮度是共同的標準。太陽系巨行星目前還沒有燃燒,但是已經擁有眾多的行星和七重磁場,與初始太陽非常接近,很可能在一定的臨界點轉化為銀河系的三級恒星。 初始太陽也未必燃燒,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才會點燃表層大氣,并且循環產生表層大氣,持續燃燒。 太陽系巨行星雖然距離太陽較遠,但是太陽系行星的表面溫度并非由陽光直射決定,主要由星際磁場決定,也就是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決定,其次才是陽光和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表層大氣核裂變、核聚變影響。 地球表面不僅存在高度溫差、深度溫差、晝夜溫差,還存在緯度溫差和季節溫差,只有晝夜溫差由陽光和宇宙射線沖擊決定,其余均由星際磁場溫差決定。太陽系巨行星已經形成四顆主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加上與太陽對偶層次的對偶關系,全部擁有七個星際磁場交流正負電荷,表面溫度雖然沒有達到氫氣和碳氫化合物的燃點,相距也不會很遠。所以,我認為四顆太陽系巨行星已經處于三級恒星的邊緣。 太陽系巨行星即使同時轉化為三級恒星,對地球的直接影響也不會很大,因為他們也是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受到地球的排斥,表現為“黑洞”的可能性大于四顆太陽的可能性。受影響最大的是它們自己的衛星和月球、太陽,地球會受到間接影響。 太陽系巨行星雖然全部擁有兩個小行星帶,轉化為成熟的星球還有漫長的過程,類似太陽系的兩個小行星帶。所以,轉化為三級恒星可能還需要數億年的時間,我們不必杞人憂天。 /  4161.星球不同對偶層次運動的相對獨立性 2019.1.20 太空中的“孤魂野鬼”沒有對偶星球,也沒有對偶層次,一般表現為無序運動。 組成系統的星球一定存在對偶層次、對偶磁場、對偶磁極和相對有序、獨立的運動規律,我們看到的不過是表層,也就是初始層次的運動現象。 通過《元素周期表》分析,所有星球的初始層次可能由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組成,以后每一周期元素都可能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層次,對偶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星球系統和相對獨立的運動規律。孕育中的層次和對偶星球、對偶磁場是否擁有相對獨立的運動規律,我們還不清楚,可能依附原有層次和磁場運動,在一定的臨界點形成自己相對獨立的運動,也可能一開始就擁有自己相對獨立的運動。例如:地球已經擁有第七周期元素,只是數量很少,構成地核的一部分,沒有對偶形成第二個月球,也沒有對偶形成小行星帶,可能依附月球對偶層次運動。太陽系和太陽系巨行星全部擁有兩個小行星帶,是否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磁場、磁極和運動規律,通過研究才能知道。所以,我不敢妄言。 我們還不能深入星球內部考察不同對偶層次的運動規律,但是可以通過對偶星球的運動規律分析主星對偶層次的運動規律,因為它們存在關聯、可視的一面。即使是大氣層和洋流運動,也必定與星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存在內在聯系,不會無緣無故發生。例如:熱帶風暴和龍卷風很可能對偶星球內部某一層次的局部核聚變現象;洋流和季風很可能與星球內部的巖漿運動有關;大氣層次和運動規律很可能與星球初始層次的相對層次運動有關(地球初始層次可能包括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和中間層,地殼是軟流層和上地幔的一部分)。 風是空氣的流動現象,空氣也是帶電粒子,不僅有自身的熱運動,也會感應星球內部帶電粒子的相對運動。所以,空氣在相同陽光照射下不僅上下對流,還有平行運動、旋轉運動等等。 地球至少擁有兩個相對獨立的磁場:地日磁場和地月磁場,擁有兩個磁軸和四個磁極,地殼只能顯示磁軸之一,還是都能顯示,我不清楚,關于地球統一磁場的認識我不敢茍同。 地球擁有兩個磁場就會產生磁懸浮現象,氣體元素和低熔點元素也會減少星球不同層次之間相對運動的摩擦,為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提供了可能。所以,不要以為星球內部不同對偶層次之間的運動完全一樣。地日對偶層次可能有相對統一的運動規律,地月對偶層次可能擁有相對獨立的運動規律。地殼每天自轉一周,地核可能每月自轉一周,也未可知。 地球初始對偶層次與太陽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地核與月球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而不是它們之間的差轉速度,或地核“鐵心”形成地球統一磁場。“鐵”元素不過是第四周期元素,形成于上地幔。 地球擁有兩個磁場,地球環境由兩個磁場共同決定,地日磁場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地殼屬于地日磁場的一部分,宇宙射線也主要來自太陽。月球環境則另當別論,因為月球與太陽沒有共同磁場,并且與太陽屬于相同(反)物質形態,排斥太陽(正)宇宙射線,吸引銀核(反)宇宙射線。所以,研究月球環境要立足銀河系磁場、太陽磁場和地月磁場之間的關系。月球是反物質星球,月球資源地球環境難以利用,地球人也難以在月球環境生存。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162.正反物質不同尺度的對偶聚集 2019.1.21 同電相聚與正負電荷對偶聚集都能產生核現象:電子與星球是同電相聚產生的核現象;光子與星系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產生的核現象。前者在微觀尺度與宏觀尺度都能發揮作用,后者只能選擇性的在微觀尺度與宏觀尺度發揮作用。 如:離子形態的正反光子可以在微觀尺度對偶聚集形成巨光子,正反原子卻不能在微觀尺度對偶聚集組成相對高端的原子或分子。但是,正反原子可以在宏觀尺度對偶聚集組成星系。 所以,“核力”有兩種:同電相聚與正負電荷對偶聚集都能產生“核力”。光子與原子是微觀尺度的“核力”發揮作用;星球與星系是宏觀尺度的“核力”發揮作用。 “核力”不僅表現為遠吸、近斥,還表現為相同物質相對聚集,不同物質在一定尺度對偶聚集。 一個正反光子可以與305個巨光子組成質子,間接的以質子形態與一到兩個中子,也就是306——612個巨光子組成原子,卻不能直接與306——612個巨光子組成原子,可見質子與原子的形成還有其他物理作用力發揮作用。 一個離子形態的質子只有一個電子的偏電荷現象,仍然可以組成相對高端的原子形態。當然,可能還有另外的條件。所以,不同周期的化學元素只能在特定環境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條件改變,物質存在形態也會發生改變,產生核裂變、核聚變。 正反原子不能在微觀尺度產生“核力”,組成分子,卻可以在太空尺度組成星系。所以,萬有引力不存在,只有具體的同電相聚與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 正反原子不能在微觀尺度組成分子,就不能在微觀尺度發生化學反應。所以,不同物質形態的生物難以在相反物質環境生存和利用相反物質形態的資源。正物質形態的地球人只能與相同物質形態的外星人生兒育女,不能與相反物質形態的外星人生兒育女;只能利用正物質資源新陳代謝,不能利用反物質資源新陳代謝。月球雖然與地球非常接近,卻不能產生地球環境。因為月球是反物質星球,排斥來自太陽的正物質宇宙射線,又不能與銀核組成共同磁場,獲取來自銀核的反物質宇宙射線(星際物質交流可能與星際磁場有關),只與地核交流正負電荷,產生磁場溫差,所以環境非常惡劣,只能伴隨地核成長。 /  4163.通過對偶層次分析星球質量 2019.1.24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元素質量遞增趨勢:元素序號越大,原子量越高,“鈾235”的質量是“氕”質量的約235倍。 “鈾235”是92號元素,也就是擁有92個質子、中子對,質子、中子之和是235個。其中質子92個,中子143個。每個質子擁有1834個電子質量,每個中子擁有1836個電子質量,“鈾235”的質量不言而喻。 “鈾235”是第七周期元素,說明地球開始擁有3個對偶層次。其中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構成地球的初始層次,也就是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和中間層,第六周期元素構成外地核,第七周期元素構成內地核。內地核剛剛具有雛形,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磁場、對偶星球、或小行星帶。地球的質量應該是地球所有元素質量之和,包括部分第七周期元素的質量。 太陽擁有八大行星、至少兩個小行星帶,也就是十一個對偶層次(太陽的初始對偶層次對偶銀核某一對偶層次的一部分),至少擁有十五周期元素。太陽系四顆巨行星全部擁有四顆主衛星、兩個小行星帶、七個對偶層次,至少擁有十一周期元素。它們的單位質量能夠低于地球,成為氣體星球嗎? 還有所謂“中子星”,最初我見過煙頭大小中子星質量相當于36頭亞洲象的說法,現在更有一勺千億噸的說法,越來越玄乎! 分析原子結構,中子只能依附質子存在和形成,沒有獨立中子構成的原子。它們的質量差別只有兩個電子質量(質子擁有核外電子),或一個偏電荷光子(離子形態的質子)的質量差別,在原子量的計算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都計算為1,所謂“中子星”的質量何以如此之高?還有,中子屬于電中性物質,沒有同電相聚和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何以成為星球?以訛傳訛真可怕! 核外電子是原子產生分子形態的必要條件,也是形成星球的必要條件,離子形態屬于特例。核外電子不是萬有引力產生的,原子質量再大核外電子也不會增加一個;原子質量再小,核外電子不會減少一個。只有高密度光子與核外電子共軛,可能導致物質的偏電荷現象。 核外電子是不可能壓縮到原子內部的,即使全部失去也不會轉化為中子結構,因為質子與中子有一個偏電荷光子的差別,偏電荷現象可能是核結構的必要條件。 我撰寫本文的目的是說明物理學中存在太多的謬誤,以訛傳訛許多年,經不起推敲,并且導致太多的人力物力浪費。原子結構中極為罕見的“氦3”居然可以解決人類能源危機,核聚變可以釋放能量,都不是真理。所以,“小太陽”至今沒有成功,也永遠不會成功。 /  4165.星系可能與光子、原子、分子形成規律吻合 2019.1.28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三顆恒星環繞一顆行星運動的報道,按照與我們的距離計算,應該屬于銀河系統。 銀河系統應該是單星系統,即單主星系統,可以通過太陽系的形態分析確定。因為銀核是雙子星系,太陽和地球也會是雙子星系,怎么會冒出一個三星系統? 我沒有條件觀測太空,但是可以通過相關資料和光子、原子、分子的分析了解物質形成規律和星系形成規律,大體判斷各種報道的真實性。所謂“三星系統”與所謂“鉆石星”、“鉑金星”、“中子星”、“黑洞合并”、“中子星碰撞”的報道如出一轍,不是誤判,就是噱頭,沒有存在的可能性。 偏電荷光子是由兩顆正電子、一顆負電子,或兩顆負電子、一顆正電子組成的光子,最多再有一顆核外電子組成正反光子。沒有三顆正電子與一顆負電子,或三顆負電子、一顆正電子組成的光子,怎么會有“三子星系”呢? 浩淼太空看似雜亂無章,其實也有客觀規律支配,可以通過微觀世界的分析,了解物質形成規律,進而了解宇宙的奧秘。 通過質子與中子、正反物質形態的分析,我確定了偏電荷光子、正反光子和量子纏繞產生“巨光子”的可能性,也否定了“三子星系”的可能性。沒有正負電子的三、一對偶,怎么會有“三子星系”呢? 有偏電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性,就有雙子星系存在的可能性,銀河系必定對偶一“雙子類星體星系”,甚至還有一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球系統。推而廣之,存在類似“巨光子”、原子、分子的更為龐大的星球系統也是可能的,甚至還有更復雜系統存在的可能性,因為我們看到的宇宙很可能是龐大系統的一部分,類似細胞和生物體的一部分。 面對未知世界,我們盡可以馳騁各種思考,但要有一定的依據和可能性。否則,就會陷入荒謬。 面對各種報道,掌握一定知識才能做出相對正確的判斷,不會盲從。 書本上的,眾口一詞,也未必是真理,因為我們還不能了解事物的全貌。盡可能多的了解各種觀點和知識,做出我們自己的判斷,才是正確的選擇。 /  4167.通過兩極考察金星 2019.1.31 金星目前是被放棄了考察的最為接近地球的類地行星,因為大氣壓力據說是地球大氣壓力的九十多倍,地表溫度高達四百多度,接近五百度,空氣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含有硫酸成分。 金星體積接近地球,還有如此厚度的大氣層,出乎我的預料。因為金星沒有衛星,也就是只有一個對偶層次,五到六個周期的化學元素,第六周期的化學元素即使有也極為有限。所以,沒有太陽對偶層次的極大厚度,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金星極有可能是未來的地球,也就是運行到目前地球軌道時擁有目前的地球環境。所以,考察價值非常大。 太陽系巨行星可能與太陽同期形成,曾經擁有太陽系最古老的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相對龐大的星系,接近轉化為三級恒星,文明繼續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于擁有七重磁場,表面溫度難以估計,金星是最有可能接續地球文明的星球。 金星表面溫度高,未必兩極溫度同樣高,因為系統內星球全部存在磁場溫差,表現為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和季節溫差。所以,選擇表面溫度較低的區域還是有可能的。 /  4168.關于星球表層旋轉速度的思考 2019.2.1 / 回過頭來研究金星,我發現金星的成長速度很快,體積已經接近地球,還有很厚的大氣層,星際物質和能量的交流一定超過地球。可是我發現金星的自轉速度很慢,甚至低于公轉速度,難道星球的自轉速度與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不成比例? 月球的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相同,與金星一樣只有初始對偶層次,難道星球表層的旋轉速度與星球對偶層次的多少有關? 每一個星球對偶層次代表一個星際磁場的存在,擁有相對獨立的運動速度,相互之間必然存在影響。地球較快的自轉速度其實只是表層,也就是第一對偶層次、初始層次的運動速度,不代表地核也是這個運動速度。地核的自轉速度可能與月球的自轉速度,或公轉速度相同,每個月旋轉一周。 為了證實這個想法,我搜索了水星的自轉速度,發現水星的自轉速度也很慢,公轉兩周,自轉三周,說明只有一個星際磁場的星球自轉速度都很慢。而星際磁場較多的木星,表層自轉速度比地球還要快,自轉周期是九小時五十分三十秒。說明星球表層的運動速度與交流正負電荷的量關系不大,與星際磁場的數量關系密切。 當然,還需要更多的樣板進行分析才能確定。為了讓大家能夠早一點分享這個發現,這里就略去了。 /  4169.星球自轉、公轉速度與離心力 2019.2.2 為了證實我的猜想,我又搜索了太陽、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速度,發現太陽的自轉速度是25天左右,其他太陽系巨行星的自轉速度都快于地球,說明對偶層次和星際磁場較多的星球表層自轉速度相對較快。 由于星際磁場相互排斥,星球內部對偶層次之間可能存在磁懸浮和氣體懸浮,所以擁有相對獨立的運動速度。但是,各對偶層次同屬一個星球,不同層次的運動速度必然相互影響,可能產生相對加速度的效果。所以,對偶層次較多的星球表層運動速度加快。 太陽的表層自轉周期看起來低于地球,但是與太陽的直徑和公轉周期比較,快的不能再快了。 星球的自轉、公轉速度越快,離心力越大,逃逸速度越快,離開也就相對容易。月球的自轉與公轉速度相同,但是伴隨地球運動,擁有比地球更大的離心力。并且,處于地球內軌道、外軌道的離心力顯著不同,應該選擇處于地球外軌時離開。并且,背面離開要比正面離開更為容易。也就是說,衛星的外軌、背面半徑最大,離心力也最大。放在地球,夜晚、低緯度、遠日點(考慮銀核的作用,應該為近日點),離心力最大。但是夜晚受太陽風的影響,大氣層的厚度增加很多,既有浮力,又有阻力,綜合效應通過計算和比較才能知道。 /  4170.星球對偶層次的不均衡現象 2019.2.4 如果星系的形成與主星對偶層次有著內在的聯系,我們就可以通過星系的狀況分析主星的狀況。 例如:太陽系巨行星與類地行星有著明顯的差別,而巨行星之間的差別相對較小,全部擁有四顆主衛星和兩個小行星帶,我們就可以判斷太陽系巨行星可能同期形成。再通過類地行星和太陽系小行星帶與巨行星衛星和小行星帶的對比,我們可以判斷它們可能是同期產物。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太陽形成初期只有五個對偶層次,四顆行星(太陽初始層次對偶銀核對偶層次的一部分形成);另外四顆類地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與太陽系巨行星的四顆主衛星和小行星帶同期形成,目前太陽可能擁有十一個對偶層次;每顆太陽系巨行星最早形成的兩顆主衛星,可能與地球和火星一樣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衛星,另外兩顆主衛星可能與金星和水星一樣還沒有自己的衛星。如果屬實,星系與主星對偶層次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確定,太陽與太陽系所有行星、衛星年齡相同的觀點就可以拋棄,由“星系成長說”取而代之! 分析太陽系巨行星四顆主衛星之間的差別和四顆類地行星之間的差別,我們可以發現主星對偶層次之間成長發育的不均衡現象:火星類似侏儒,衛星也類似侏儒;月球與地核的直徑基本相同,金星至今沒有衛星;金星只有一個成熟的對偶層次,直徑已經與擁有兩個成熟對偶層次的地球接近;太陽系四顆巨行星雖然同期形成,太小卻完全不同,對偶層次也會相應不同。 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還能繼續成長發育是對傳統天體物理學的否定,是一種嶄新的宇宙觀。由于宇宙中物質能量分布的不均衡,星球和星系的成長發育也會呈現不均衡現象,主星的成長也會出現內核分裂與層間分裂兩種情況。太陽系小行星帶沒有出現在水星和太陽之間,而是出現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出現在太陽系的邊緣,說明星球的成長存在層間分裂現象。 當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水星與太陽之間是否存在小行星帶,人類還沒有觀察到那一步。太陽系巨行星全部擁有內外兩個小行星帶,太陽系兩個小行星帶也是間隔四顆行星,說明星球和星系的成長發育有著內在的規律。 太空浩淼,擁有銀河系這樣龐大的系統,也有地月系統這樣渺小的支系統。銀河系以外可能還有更為龐大的系統,為銀河系的成長發育提供物質和能量。否則,如何解釋初始太陽系形成以后還會有類地行星的出現?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也就是星球第二對偶層次開始,星球每個對偶層次可能全部擁有32個化學元素,不同的是同位素的數量可能有所不同,帶來星球層次間的差別。對偶層次越多,星球的質量越大,平均質量越大,不可能出現衛星是實體星球,主星和恒星是氣體星球的現象,現有天體物理學的相關部分必須全部改寫才可以避免以訛傳訛,誤人子弟! /  4171.地球軌道與最大離心力 2019.2.5 地球繞日運行的軌道并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因為有八大行星磁場的相互排斥和正物質銀核與正物質地球之間的相互吸引。后者可能是影響地球運行軌道的主要原因,使地球軌道的遠日點出現在太陽軌道的內側。 地球不僅存在自身運動,而且伴隨太陽和銀核運動,這些運動都會產生離心力,在地球軌道的不同位置離心力會有所不同。如果地球軌道的遠日點出現在太陽軌道的內側,最大離心力可能出現在地球軌道的近日點,因為這時地球距離銀核最遠。 所以,利用離心力不僅要考慮地球和太陽兩個因素,還要考慮銀核運動這個最大因素。 /  4172.外太空是東風烈?還是西風強? 2019.2.6 外太空貌似絕對真空,其實存在正反兩種宇宙射線,形成正反兩種宇宙風。 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吸引正物質宇宙射線;反物質星球輻射正物質宇宙射線,吸引反物質宇宙射線;外太空的不同光子也會形成正反兩種宇宙射線,向不同物質星球集中。 相同宇宙射線會相互吸引,不同宇宙射線會相互排斥,形成宇宙風的相對集中,產生大氣環流,影響航天器的運動。 宇宙風的速度很快,據說每秒數百千米,密度不大也值得利用。所以,研究宇宙射線的運動規律對于太空旅行非常重要。 宇宙射線百分之八十九由氫原子組成,百分之十由氦原子組成,百分之一由光子和正負電子、其它粒子組成。離子形態的宇宙射線會受到磁場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運動,而同一系統內也會存在各種不同的磁場,對不同宇宙射線形成不同的影響,研究宇宙射線的運動規律會產生太空氣象學。 目前,太空氣象學還是一片空白,研究成本也非常之高,有待人類探索。 /  4173.溫室效應不足以形成金星高溫 2019.2.7 網上搜索,金星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65-485度,我不知道是普遍溫度,還是局部溫度?白天溫度,還是夜晚溫度?因為任何系統內星球都存在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季節溫差和晝夜溫差。地球大氣邊緣有一個熱層,最高溫度高達數千k,也就是攝氏上千度,并不代表地球表面的所有溫度都有攝氏上千度,熱層下面的中間層最低溫度低于攝氏零下七十五度,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高溫可以引發核聚變,連續核聚變可以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 金星距離太陽比地球近百分之二十五,可以獲得更多的陽光和更高密度的宇宙射線,表面溫度高于地球不足為奇,高那么多著實讓我吃驚。因為光子可以轉化為正負電子和化學元素,沒有持續的供給,不可能長久維持一定的密度。二氧化碳可以產生溫室效應,不可以阻止光子裂變和轉化,金星表面并沒有因為高密度的二氧化碳形成更高的表面溫度就是證明。 金星沒有衛星,說明金星只有一個對偶層次,《元素周期表》前五個周期的化學元素,半徑卻只比地球小300千米。地球的第一對偶層次不算大氣層半徑只有2900千米,遠遠小于金星的半徑6051.8千米,說明太陽對偶金星的層次厚度也非常高,兩者之間交流正負電荷的量遠遠超過與地球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的量。所以,磁場光子密度要高于地球,與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無關。 只要是磁場溫度,就必定存在高度、深度、緯度和季節溫差,不會到處溫度相同。所以,研究金星環境不能淺嘗輒止,要在不同區域研究金星環境。 這里要普及一些還沒有被人們普遍認識的知識:一是陽光并不是影響星球溫度的主要因素,因為所有恒星輻射的光子密度都沒有超過所謂宇宙背景溫度2.74k(始于絕對零度的攝氏2.74度),影響晝夜溫差超過攝氏2.74度的主要是伴隨陽光的宇宙射線引發的核裂變產生的光子密度;二是高溫會引發核聚變,特別是氫、氦元素的核聚變并不需要很高的環境溫度,接近外太空的環境溫度都可能形成氫、氦元素,所以才有宇宙射線;三是形成光子的物理反應都是放熱反應,光子轉化為其他物質形態的物理反應都是吸熱反應,光子轉化為正負電子和化學元素是主要的吸熱反應形式。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無時無刻不在形成光子,也無時無刻不在裂變光子。所以,星際磁場的存在是影響星球環境溫度的主要因素,核聚變是產生環境低溫的主要原因,外太空和星球兩極的低溫環境主要由核聚變形成。 地月磁場也能產生環境溫差,但是比較地日磁場正負電荷的交流要差很多。所以,地球環境沒有金星那么炎熱。 當然,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也不容忽視,只不過單憑溫室效應不能產生攝氏四百多度的高溫。 網上介紹,金星幾乎沒有磁場,這是不可能的,只不過磁場的數量只有一個,不像地球和太陽系巨行星那么多磁場重合在一起。 /  4174.關于金星大氣壓強的思考 2019.2.8 由于金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近了百分之二十五,我們可以假設宇宙射線的密度也比地球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核裂變產生的溫度與核聚變的深度都會有所不同,相比地球大氣成分會向《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的右側移動,8號元素“氧”與9號元素“氟”的比例會顯著增加。 有“氧”就會有水分子存在,因為任何大氣成分中“氫”元素會無處不在,有二氧化碳就會有碳氫化合物和水分子形成。 金星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形成不僅由于宇宙射線沖擊發生的核裂變、核聚變,還由于活躍的火山活動,金星大氣中相對較高的“硫”和“氯”的比重應該來自異常活躍的火山活動。 由于大量水蒸氣的存在,類似地球海洋的水蒸氣顯著增加了金星大氣的壓強,可能是導致金星高氣壓的主要原因。 金星高溫我不奇怪,奇怪的是金星沒有第二對偶層次發育成熟直徑就與地球接近,還有比地球還要厚重的大氣層,讓我懷疑太陽對偶層次會是什么樣子,兩個對偶層次中同位素的比例會非常之高!其中是否隱藏了星球對偶層次分裂之謎? 星球大氣層并不是由于萬有引力形成的,而是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相對均衡的客觀規律形成的。如果金星的直徑與地球相同,或者更為接近,沒有大氣層就已經實現了與太陽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金星大氣層可能不復存在! 金星直徑與地球接近,并且擁有厚重的大氣層,說明太陽對偶層次比對偶地球的太陽對偶層次擁有更多的偏電荷、更大的厚度!而水星,不必擁有全部前五周期元素就可能形成!水星的太陽對偶層次也未必擁有全部第十五周期元素!星球對偶層次發育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產生對偶星球,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  4175.核聚變、核裂變與熱浪、寒潮 2019.2.10 核聚變包括光子聚變和原子聚變,光子聚變是正負電子聚變為光子的過程,原子聚變是光子聚變為原子的過程,原子聚變是光子聚變的繼續。 環境溫度由環境中的光子密度決定,所以光子聚變表現為升溫過程,帶來熱浪;原子聚變表現為降溫過程,帶來寒潮。 緯度溫差表現為低緯度區域溫度較高,高緯度區域溫度較低,說明光子形成與兩極的距離有關,或者原子聚變與兩極的距離有關。高度溫差、深度溫差表現為光子密度的另一種梯次分布,形成原因更為復雜,因為有宇宙射線的影響參與其中:核裂變帶來高溫,核聚變產生低溫,連續核聚變可以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所以,地球大氣熱層下面的環境溫度最低,然后逐漸上升。熱層下面的環境溫度,兩極附近反而高于赤道附近攝氏30到40度左右。 地下的環境溫度變化我們難以深入考察,通過層次現象和《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熔點變化分析,也存在升溫、降溫的交替變化。 地球擁有地日、地月兩個星際磁場,分別與兩個星球交流正負電荷,會帶來磁場溫差的疊加效應。與緯度溫差不同,高度溫差和深度溫差可能與磁軸的距離有關。 正負電子不僅可以聚變為光子,光子也可以裂變為正負電子。前者表現為升溫過程,后者表現為降溫過程。強對流天氣可以產生冰雹,說明大量光子在局部磁場中裂變為正負電子,帶來電閃雷鳴的同時,還帶來了局部降溫、升溫過程。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不僅可以產生光子,也可以裂變光子,完成正負電荷交流的過程。這又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可以產生光子積累,也可以消除光子積累,達到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 季節溫差是變相的緯度溫差,源于星球軌道傾角和磁軸“漂移”。晝夜溫差源于晝夜宇宙射線的強度不同,產生核裂變的影響不同。 環境溫度是光子形成、裂變和原子形成、裂變綜合反應的結果,不是單一因素所致,但有主要原因形成。所以,還是可以分析預測的。 本文只是分析了環境溫度形成的主要原因,僅供參考。 /  4177.黑洞并不吞噬一切 2019.2.12 黑洞具有很高的質量。以銀核為例,擁有N周期化學元素,也就是我們不知道它擁有多少周期的化學元素。 《元素周期表》只有六周期相對完整的化學元素,86號“氡”的原子量已經達到222,也就是222個“氕”元素的質量。太陽可能擁有十五周期元素,最高元素的原子量都已經很難計算。與太陽同軌有數萬個太陽系,整個銀河系據說有兩千億顆恒星,與它們對偶的銀核有多少層次、多少周期元素、多少質量,真的很難計算。 但是不要擔心,銀核質量再大,也不會吞噬銀河系的任何一顆恒星,包括子系統的行星和衛星。因為它們是一個系統,就像腦袋再大也不會吞噬頭發一樣。 銀河系的形成需要龐大的物質,必然形成周圍廣闊的真空,距離銀河系最近的系統也不會與銀核發生相互作用力,才有太空的相對秩序。所謂黑洞合并,不過是人類的想象和誤判。 地球是正物質星球,太陽就是反物質星球,銀核還是正物質星球。正物質星球只對周圍的正物質具有凝聚力,在一定范圍對系統內星球具有核力。核力是吸引力與排斥力的對立統一,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所以,并非所有小行星都對地球具有威脅,只有正物質小行星接近地球對我們具有威脅。 如果黑洞可以吞噬一切,銀河系早就不復存在了。 黑洞也輻射宇宙射線和光子,不過是反物質宇宙射線和反光子,不能抵達地球和被我們正物質人類感知,所以表現為黑洞。 與黑洞對偶的不僅有系統內的二級恒星,還有遙遠的類星體恒星。類星體恒星亮度極高,說明星球質量與光子輻射沒有必然的聯系,類星體就是反物質生物眼中的黑洞。 我們看到的星球,除了少量太陽系行星是正物質星球之外,可能都是反物質星球,因為只有反物質星球輻射正物質宇宙射線和正光子,所以能被我們感知。 /  4178.核力 2019.2.14 核力是將物質凝聚在一起,組成系統的相互作用力。 核力有兩種:同電相聚作用力和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前者產生正負電子和正反物質星球,后者產生光子和星系。 核力的最初研究對象是產生原子的物理作用力,認為核力是強物理作用力,具有遠吸、近斥的物理特性。也正是核力遠吸、近斥的物理特性吸引了我,讓我想到了系統內星球運行的軌道現象,將核力研究從微觀擴展到宏觀。 坦率的說,我至今也沒有想明白物質組成原子的全部秘密。特別是光子組成的奇正現象,偏正電荷與偏負電荷光子是光子的基本形態,有了它們才有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的形成,有了正反物質兩種形態。 為什么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為什么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為什么有了質子結構才會有中子結構,中子結構要依附質子結構存在?我都不清楚。所以,科學無止境,誰都不是萬能的。 我是通過燃燒現象和所謂光合作用想到光子與原子之間的相互關系,確定原子由光子組成,所以可以相互轉化,并由此提出了物質能量轉化守恒定律,否定了無中生有“聚變能”產生的可能性。 質子一般情況是電中性物質,只有離子形態與核外電子共軛形態才會出現偏電荷現象。但是在原子核內,質子是偏電荷物質,比中子少一個偏電荷光子,也就是少一個“巨光子”。 光子是正負電子的對偶聚集,而不是相互湮滅與合并,是正反物質的一種對偶形態,星系是擴大形態。與雙子星系對偶的應該是單子星系,銀河系、太陽系都是單子星系,我們研究的相對透徹。與銀河系對偶組成系統的應該是一個類星體雙子星系,其子系統可能也是雙子星系。還可能有一個核外電子星系,也就是另一個銀河系伴隨。如果星系之間存在“巨光子”系統、類原子系統、類分子星系,情況就更為復雜了,不排除存在星系細胞結構和更復雜宇宙現象的可能。 我所以否定萬有引力,是因為有正反物質的存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反物質只能在一定范圍內組成系統,遠吸、近斥,而不是萬有引力關系。 即使軌道力,也就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也存在一定的彈性,不是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釋和計算的,何況還有離心力等復雜物理現象。 星際對偶,不是整個星球的對偶,一般是對偶層次的對偶,是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星球對偶是偶然和表面現象。所以,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 通過質子和中子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質子的偏電荷現象是非常微弱的,中子沒有偏電荷現象。星球對偶層次之間的偏電荷現象與它們的整體質量相比,也是非常微弱的,仍然將它們聚集成為原子、星球和星系,所謂強作用力可能很微弱。 銀核的質量非常大,可以使地球產生橢圓形軌道,卻不能使地球脫離太陽系,因為地球只與太陽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組成系統和磁場,與銀核沒有直接的聯系。就像太陽不能吞噬月球一樣,雖然同為反物質星球,只能拉近月球,不能吞噬月球。 也正因為正反物質的差別極小,正反物質相遇才不會相互湮滅,還可以組成系統,產生光子和星系。 反物質離我們很近,太陽和月球都是反物質星球,才能與地球組成系統。但是正反物質不能組成分子和原子結構,只能建立星際關系。所以,即使反物質星球擁有類似地球的環境,正物質生物也因為不能進行物質交流而難以生存。 開除了萬有引力,引進核力,我們就可以在正負電荷基本物理屬性的基礎上統一基本物理作用力了,相信會獲得許多物理學家的擁護。 4179.星球軌道與星球環境 2019.2.16 凡是系統內星球都有相對固定的運動軌道,決定軌道位置的是與對偶星球、對偶層次相對穩定的對偶關系。 例如:太陽對偶銀核某一對偶層次的一部分,與太陽同軌有數萬個,甚至更多幾乎相同的太陽。 并不是全部太陽與全部銀核對偶,只是太陽表層,也就是第一對偶層次、太陽的初始層次與銀核對偶層次的一部分對偶,組成共同磁場。太陽的其他對偶層次分別與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兩個小行星帶對偶,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所以,太陽至少擁有十一個對偶層次、對偶磁場。決定對偶關系的是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而不是星球質量、對偶層次質量的相對均衡。這種相對均衡有可能是一比一的相對均衡,也有可能是二比一的相對均衡,因為正負電荷的對偶存在一比一與二比一兩種情況,所以存在偏電荷光子與電中性光子,偏電荷光子通過核外電子與不同偏電荷光子的對偶“糾纏”實現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 太陽軌道長度可能有15.7萬光年,所以產生“同軌多星”現象。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是單軌單星,兩個小行星帶屬于孕育中的對偶星球,每個小行星帶最終會聚集成為一顆星球。 銀河系與太陽系的對偶關系已經實現相對的均衡,組成相對穩定的核關系。在核力作用下對偶星球不可能相互吞噬或擅自離開,也排斥其他星球的擅自加入。任何其他星球的加入都會改變對偶關系,破壞原有均衡,通過其他物質的損失實現對偶關系的相對均衡。 例如:一顆巨星如果與地球合并,地球就有可能喪失相同偏電荷的大氣層。月球如果沒有現在這樣大,可能會有相同偏電荷的大氣層出現。 太陽系四顆巨行星每顆都有數十顆衛星,仔細辨認只有四顆主衛星,其余分屬兩個小行星帶,說明它們可能與太陽同期形成,它們的四顆主衛星可能與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同期形成。 金星和水星都沒有衛星,說明對偶層次的數量相同,發育程度不同。太陽系巨行星的主衛星可能與太陽系類地行星的情況類似,希望看到尋找它們衛星子系統的熱潮。 星球軌道與星球環境存在內在的聯系源于太陽宇宙射線的存在:太陽屬于反物質星球,太陽宇宙射線屬于正物質宇宙射線,自發的向正物質行星聚集,被反物質行星排斥。同時,宇宙射線的密度伴隨距離改變,與不同行星大氣層碰撞引發核裂變、核聚變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核裂變釋放光子,核聚變減少光子,會影響星球表面溫度;核聚變的深度不同會影響星球大氣成分和地表物質成分。地球所處位置決定了地球環境,改變位置也會改變地球環境。 月球所處位置與地球接近,由于是反物質星球,排斥太陽宇宙射線,體積過于龐大幾乎沒有大氣層,所以沒有地球環境。 太陽磁場可能屏蔽來自銀核的反物質宇宙射線,所以太陽系行星的反物質衛星比較可憐,成長發育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太空中存在正反兩種宇宙射線是不爭的事實,太陽系行星的衛星存在反物質大氣層與反物質宇宙射線的影響還是可能的。 傳統天體物理學建立在萬有引力的基礎之上,沒有區分不同物質星球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產生許多謬誤,導致許多荒唐的影視作品,《地球流浪》是其中之一,本文有感而發,普及一下有關知識,僅供參考。 4180.如果地球脫離了太陽會是什么樣子? 2019.2.20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地球脫離太陽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是太陽系與銀河系的一員。 太陽系與銀河系是正反物質星球依據核力組成的完整系統,通過交流正負電荷和宇宙射線共同成長,距離再近不會相互吞噬,距離再遠不會離開。 核力是一種很奇怪的物理作用力,可以將相同或不同物質聚集在一起,又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光子由正負電子組成,具有奇正的特點:偏正電荷光子由兩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組成;偏負電荷光子由兩個負電子、一個正電子組成;偏正電荷光子擁有一個核外負電子,就變成電中性的正光子;偏負電荷光子擁有一個核外正電子,就變成電中性的反光子;正負偏電荷光子相互糾纏、對偶聚集,就變成電中性的巨光子。一個正反光子與305個巨光子可以組成正反質子,306個巨光子可以組成中子。 星系的組成類似光子的組成,也是由正反物質星球對偶聚集形成,不同的是多了層次,有一級恒星層次、二級恒星層次,甚至有可能出現三級恒星層次。一級恒星層次是黑洞與類星體對偶,黑洞是正物質星球,類星體是反物質星球;二級恒星層次是黑洞與類星體分別與不同物質的太陽對偶;三級恒星層次是不同物質的太陽與轉化為恒星的相反物質行星對偶。這種對偶不是整個星球的對偶,而是對偶層次的對偶,類似核外電子與核內質子的對偶,通過交流正負電荷和宇宙射線組成系統。 電子和星球的形成源于同電相聚的客觀規律,光子和星系的形成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兩者都能形成核現象,只有后者具有遠吸、近斥的物理屬性,作用力強于前者。所以,正物質銀核不能吞噬近在咫尺的反物質太陽和正物質地球,反物質太陽不能吞噬自己勢力范圍以內的正物質地球和反物質月球。就像核內質子與中子距離雖然很近,不會相互融合;核外電子不可能進入核內使質子轉化為中子一樣。地球只能伴隨太陽新對偶層次的出現逐漸遠離太陽,不可能憑借動力離開太陽,因為任何動力也不會大于銀核對于地球的吸引力。 如果地球脫離太陽會發生什么現象呢?太陽系會重新出現一個地球,而地球會成為沒有系統的死星球:只擁有宇宙背景溫度,沒有任何大氣層,會很快被銀核吞噬。 所以,地球遷移到任何其他星系是不可能的。銀河系范圍內,與太陽同軌,只有類似太陽系的系統,太陽系要完蛋了,其他系統也不會好到哪里去,通過遷移避免滅頂之災是不可能的。地球更不能以光速運動,而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也有4.22光年,并且呈現系統飽和狀態,怎么可能接受地球的光臨? 所以,科幻小說和影視作品看看可以,千萬不要當真。 4181.小行星帶的滯留作用 2019.2.23 小行星帶是系統內星球的孕育形態,是主星對偶層次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標志。當小行星帶轉化為完整星球,完成元素重組的時候,主星的對偶層次也完全成熟了。 小行星帶主要由氫、氦元素的雪球和冰塊組成,不排除部分相對高端元素的可能。太陽系的兩個小行星帶完全由正物質組成,太陽系巨行星的小行星帶完全由反物質組成。所以,前者只對正物質元素存在滯留現象;后者只對反物質元素存在滯留現象。這種滯留現象源于同電相聚和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核力,對相反物質則有一定的排斥現象。 地球人和地球航天器最好避免通過太陽系的兩個小行星帶,不但是避免碰撞,更要避免不能擺脫的困境,成為小行星帶的一部分。 當然,小行星帶如果已經飽和又當別論,風險會相對小一些,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  4182.星系文明周期性毀滅的罪魁禍首 2019.2.24 在地球漫長的存在過程中,存在過幾次文明現象?毀滅的原因是什么?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員,八大行星中地球以遠的星球都是地球的老大哥,金星和水星則是地球的小兄弟。 與地球同時誕生的可能還有太陽系巨行星小行星帶以外的倒數第三顆衛星,由于輩分不同被人們忽視。 按照目前的天體物理學,宇宙誕生在一次奇點的爆炸,所有天體都產生在同一時刻。不能解釋的是太陽系的年齡據說不足四十六億年,宇宙的年齡據說已有138億年,宇宙的邊緣卻達到九百多億光年。于是產生各種各樣的“補丁”,宇宙膨脹說是其中之一,膨脹速度之快居然超過了光速,光速極限說情何以堪? 所謂太陽系的年齡其實是地球的年齡,是地球表面最古老巖石的年齡。太陽系的其他星球我們去都沒有去過,如何考察地表巖石的年齡?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也不過是宇宙的一個角落,甚至是宇宙某個細胞或放大原子的角落。伴隨視野的擴大,我們會遇到越來越多難以解釋的現象,只能不斷修補我們現有的宇宙觀。 太陽系八大行星分為兩類:四顆類地行星,四顆巨行星。四顆巨行星都有四顆主要衛星和兩個小行星帶,除了主星還沒有燃燒簡直就是一個小太陽系!說明它們很可能與太陽同期誕生,而它們的四顆主要衛星與地球等四顆類地行星相伴而生。深入觀察,我們也可能發現最早出現的兩顆衛星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月球等子系統。 這樣,我們就有了星球和星系的成長說,而不是宇宙一次形成說。 分析宇宙射線的物質成分,氫為百分之八十九,氦為百分之十,電子、光子和其他成分為百分之一。它們是宇宙的初始物質成分,可以在太空環境自然形成。 物質有正反之分,差別極小,分別呈現不同的偏電荷現象,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就會發揮作用,在一定范圍形成對偶聚集的物質集團,產生對偶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形成光子,引發核裂變、核聚變和超新星的爆發,完成元素重組過程,新的星球和星系就此誕生。 星球和星系誕生以后還會繼續聚集不同電荷和相同物質,通過正負電荷和宇宙射線的交流繼續成長,產生新的對偶層次和對偶星球,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和太陽系四顆巨行星的衛星很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 初始星球的物質成分可能只有宇宙射線的物質成分,通過元素重組,也就是超新星的爆發才能涅盤重生。每一次超新星的爆發就是一次超級規模的氫彈爆炸,毀滅影響范圍內的一切生命和文明。太陽系四顆類地行星和它們的衛星與太陽系四顆巨行星衛星的出現都可能產生這樣的爆炸,帶來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毀滅。地球是太陽系的倒數第三顆行星,可能經歷了兩次文明毀滅。新星誕生過程的元素重組,可能是星系文明周期性毀滅的罪魁禍首。 /  4183.地球軌道可以再增加一顆地球嗎? 2019.3.2 依據萬有引力定律是可以的,依據核力相對均衡的定律是不可以的,因為地球的存在已經實現了與太陽對偶層次正負偏電荷的相對均衡,任何破壞均衡的現象都是不被接受的。 但是,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彈性,可以在一定范圍自動調節。如發射一顆脫離地球軌道的衛星減少的偏電荷可以通過增加相同偏電荷的大氣層彌補;一顆外來隕石增加的偏電荷可以通過減少相應偏電荷的大氣層平衡。超出飽和態的偏電荷物質一般是不被接受的,相反物質是被排斥的。 速度大于排斥力可以沖破核力帶來的阻力,相反物質同樣不被接受,氣化以后也會排除。甚至不可能被地球吸引,在排斥力作用下遠離地球時就會偏離原來軌道。所以,并非所有小行星都會給地球帶來危險。 如果地球軌道真的到來另外一顆地球,二者只能留下一個,不可能同時存在。短暫停留后果也是災難性的:地球大氣層可能全部喪失,地球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月球沒有大氣層不是引力不夠,而是固態質量攜帶的偏電荷已經與地核攜帶的偏電荷相對均衡,沒有能力聚集(更多)大氣層。 自由電子很多,核外電子不會因此增加一個。高溫離子現象只是暫時的,溫度恢復常態,核外電子也會恢復常態,是本文的依據。 /  4184.核外電子與星系 2019.3.3 分析原子結構,我發現核外電子數量等于核內質子數量,核外電子分布反映核內質子分布,原因在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等量聚集的客觀規律。將這一規律應用到光子和天體物理的研究,我發現了光子的“奇正”現象與雙子星系的形成有著內在的聯系,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形成有著共同的客觀規律支配。光子和原子是縮小的星系,星系是放大的光子和原子。推而廣之,星系可能還有更為復雜的“類分子結構”、“類細胞和生物結構”,也未可知! 沒有光子的“奇正”現象,就沒有物質的偏電荷現象、核外電子現象,沒有正反物質的區別,也沒有星系的形成。星系本身就是正反物質星球的對偶聚集,星際關系其實不是星球關系,而是對偶層次關系,對偶層次的偏電荷關系,這就徹底否定了萬有引力定律,使天體物理建立在相對科學的基礎上,也將基本物理作用力統一在正負電荷基本物理屬性的基礎上。 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等量聚集與光子的“奇正”現象確實存在不一致、不協調的方面,也正因為如此才能有正反光子現象和正負偏電荷光子“糾纏”與巨光子的形成,才能有質子與中子的差別,正反物質的差別,偏電荷光子和原子通過核外電子和相互“糾纏”實現正負電荷的對偶聚集、等量聚集。 平衡與不平衡是一對矛盾,有核外電子現象就會有離子現象與核外電子共軛現象,都會產生偏電荷現象。不同物質星球的不同偏電荷現象與對偶關系由此而生,達到了新的平衡,星系就是這樣形成的。 所以,核外電子與星系不是產生于萬有引力的偶然作用,而是形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等量聚集的客觀規律。自由電子雖多,核外電子不會因此增加一個;自由天體雖然存在,星系相對穩定,系統內星球不會相互吞噬,也不會隨便擒獲其他星球,擴大自己的隊伍。萬有引力可以形成宇宙奇點,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永遠不會產生宇宙奇點,只能產生我們看到的宇宙,豐富多彩的宇宙。 /  4186.宇宙元素知多少? 2019.3.13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宇宙有一百多種元素。我想,是《元素周期表》上的一百多種元素吧? 《元素周期表》上的一百多種元素是地球上的一百多種元素,除了月球人類短暫停留過以外,其他星球去都沒有去過,如何知道宇宙有多少元素? 我分析過《元素周期表》一百多種元素的內部結構,除了前五周期元素可以依次演變之外,從第六周期開始發生跳躍式改變,并且每一周期由32個元素組成。 元素的形成離不開客觀環境,重力條件是因素之一。所以,不同重力條件可能形成不同的化學元素。 地球只有兩個對偶層次,初始層次可能形成前五周期化學元素,第二對偶層次可能從地核開始,出現第六周期化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地球只有寥寥數種,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對偶層次,所以地球只有一顆月球伴隨。當第七周期元素完整形成以后,地球一定會有第二個月球出現。 通過星系分析主星結構目前還是我的個人看法,依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正反物質星球對偶形成的客觀規律,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據此,太陽擁有十五周期元素,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全部擁有十一周期元素,分別擁有多少化學元素是可以計算的。不能計算的是不知道多少對偶層次的星球,例如銀核擁有多少對偶層次我們無從知曉,也就不能計算擁有多少化學元素。 任何化學元素在它們形成的環境中都是相對穩定的,未必具有放射性。所以,環境改變影響元素的穩定性毋庸置疑。第十五周期元素在地球表面一定具有放射性,并且半衰期非常短,可能迅速瓦解,是非常危險的!太陽表面的熊熊烈焰中是否有核心元素的迅速瓦解,也未可知,十一層結構(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的對偶層次加初始層次)累積的火山爆發一定是非常壯觀的! 銀核可能有數千層次,星系層次加一就是銀核層次,擁有化學元素的數量也是可以計算的,原子的大小、蘊藏的能量真是難以想象! 太陽表面的熊熊烈焰除了火山爆發,還有宇宙射線沖擊、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光子,后者是經常性因素和主要原因,特此說明。 宇宙浩瀚無際,我們對地球都知之甚少,何況難以到達的其他星球,只能理論分析提出各種猜想,僅供參考。 /  4187.物質形態從金屬到非金屬的演化過程 2019.3.18 / / /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物質形態從金屬到非金屬元素的演化過程。 第一周期元素看似沒有金屬元素,氫的固體形態又稱金屬氫,也具有金屬的物理屬性。 排除第一周期元素,所有周期的起始元素都是金屬元素,而后才逐漸演變成為非金屬元素,最后一個元素都是氣體元素。 有意思的是:各周期的非金屬元素的數量存在遞減現象,第七周期開始可能只剩下最后一個氣體元素,第八周期及以后是否全部成為金屬元素不得而知。 鑒于不同周期元素形成于不同重力條件之下,第一周期元素可以在任何條件下產生,各周期元素的熔點在不斷提高,高壓之下氣體元素和非金屬元素消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曾經困擾于第一周期元素的燃點相對較低,是如何成為所有元素的共同結構?高壓下所有元素燃點的改變可能解決這一困擾。 在一個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攝氏100度。據說海王星大氣層的厚度有9000千米,海水溫度在攝氏兩千度仍然沒有沸騰。金星表面據說有九十多個大氣壓,溫度四百多度就沒有了液態水,我該相信哪一種說法呢? 據說木星、土星、天王星的表面溫度都很低,更遠的海王星表面溫度何以那么高?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很可能與太陽同期形成,目前已經擁有七個對偶層次,十一周期元素,非常接近轉化為恒星的臨界點。雖然距離太陽較遠,七重磁場溫度不會很低,海王星的海水溫度有攝氏兩千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同一衛星探測不同行星表面溫度的差別為什么這么大,可能有多種原因,某些數據未必都是可信的。 以上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些問題,看似風馬牛不相及,放到了一篇文章里,還是具有共性的,所以我將它們放到一起。 /  4201.反物質不是新能源 2019.4.4 剛剛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一些科學家在加速器撞擊實驗中發現了反物質出現,以為反物質隱藏在原子深處,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新能源,可以讓我們以光速挺進宇宙。 我相信這是一種誤判,因為正物質內部不可能隱藏反物質。唯一可能的是偏負電荷光子脫離原子束縛以后,可能有部分轉化為反光子,擁有正核外電子。 有反光子出現就有可能有反物質出現,但是不會來自正原子內部,而是來自原子重組,并且會受到正物質星球的排斥,迅速輻射到太空中去。 正反物質的差別很小:正質子由一個正光子、305對正負偏電荷光子聚變形成;反質子由一個反光子、305對正負偏電荷光子聚變形成。它們只有一個正反光子的差別,所以蘊藏的能量相同。 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質在微觀形態和一定范圍的宏觀形態可能相互排斥,所以我們在原子、分子和星球范圍內找不到它們的結合形態,只能在星系范圍看到它們以星球的形態對偶聚集,分別輻射相反物質的宇宙射線。 以銀河系為例:銀核是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受到正物質地球和地球航天器、地球人的排斥,所以表現為“黑洞”;太陽等二級恒星是反物質星球,輻射相反物質宇宙射線,受到正物質地球和地球航天器、地球人的吸引,會相對集中的向我們聚集,表現為光明的一面。其實“黑洞”不黑,與類星體一樣輻射光子和宇宙射線,遠比二級恒星強烈。 地球是正物質星球,地球的衛星月球就是反物質星球,排斥太陽宇宙射線。同時,在太陽和地球雙重磁場的籠罩下,難以有銀核宇宙射線的光顧,所以與地球近在咫尺卻沒有地球環境。 這種正反物質星球對偶聚集的現象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正反物質的離子形態和分子形態必定偏帶正負電荷,它們組成的星球也就偏帶正負電荷,所以對偶組成星系。并且,有多少“黑洞”,就有多少類星體;有多少銀河系,就有多少對偶類星體星系。可見反物質離我們并不遙遠,正反物質在宇宙中本就是相對平衡的。 我們能說太陽是新能源嗎? /  4202.星系是相對均衡緩慢成長的系統 2019.4.4 放眼太空,繁星點點,其實是有一定的秩序存在的:銀河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有無數二級恒星系統和三級行星系統,還有四級衛星系統。銀河系以外,還有銀河系的對偶星系,可能不止一個。如果銀河系與對偶星系組成一個系統,可能還有更大的系統,更更大的系統存在,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 例如:我們看到的宇宙可能是人體世界的一個角落,甚至某個細胞的角落,我們能說宇宙就是這么大嗎? 任何龐大系統的形成都有物質積聚過程,并且存在一定的范圍,不會所有物質聚集到一起。每顆正反光子至少需要四顆正負電子,就是四個“奇點”;每對巨光子由一對正負偏電荷光子組成,就是六個“奇點”;一個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305個巨光子,一個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又是多少“奇點”?一個原子、分子,龐大星球呢? 所以,我們不能坐井觀天,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星球的形成依據同電相聚的客觀規律,不會正反物質混淆。星系的形成必定是正反物質對偶聚集,遵循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 星系不僅僅是兩個星球對偶,如地月系統那樣簡單,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銀河系有多少層次、多少二級恒星系統我們還不清楚。 地球不是與整個太陽對偶形成,僅僅與太陽的一個層次,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對偶形成。也不是整個地球與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對偶形成,僅僅是地球的第一對偶層次,也就是初始層次與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對偶形成,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現在的地核是在“地日”系統形成以后出現的,伴隨地核的出現產生了“地月”系統,擁有相對獨立的磁場。“地月”系統依附“地日”系統存在,只與地球交流正負電荷,太陽引力再大也不會將月球吞噬,只能稍稍改變月球的運行軌道,一如銀核引力再大不會吞噬地球一樣。 如此,還有萬有引力的作用嗎? 所以,萬有引力是錯誤的。 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變的,初始太陽系可能只有四大行星,也就是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初始巨行星也不是現在這么大,可能沒有衛星,它們的衛星可能伴隨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伴隨主星新對偶層次的出現依次形成。 太陽系還有兩個小行星帶,四顆巨行星也有兩個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主星新對偶層次產生的標志,最終會發展成為新的行星和統一的衛星。 星系的成長需要新的物質補充,說明太空物質不是一次瓜分完畢,新陳代謝也是始終存在的。 星系的存在還說明物質相對的穩定性,生生死死總有一個過程,系統內星球不會相互吞噬,也不會輕易離開,“地球流浪”如果不能克服強大的核力是不可能發生的,一旦發生可能破壞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地球可能失去已經形成的地球環境,像隕石一樣被銀核吞噬。 我經常思考的還有天外來客問題:鈾235會因為中子增加引發連續核裂變,龐大的天外來客和突然增加的物質供應是否會引發星系的崩潰,也未可知! 假設終究是假設,一切現實的都是合理的。我們看到的,我們生活其中的太陽系和銀河系還是相對穩定,緩慢成長的。 /  4203.周期性超新星爆發與造山運動 2019.4.7 原始星球主要由“氫”、“氦”兩種化學元素組成,必定要有一個化學元素的重組過程,才能形成化學元素相對齊全的成熟星球,這一過程表現為超新星爆發。 由于星系是不同物質星球對偶形成的,系統的形成和成長具有相對的統一性,超新星的爆發也具有相對的統一性。如地球可能伴隨太陽系巨行星的倒數第三顆主衛星同期形成,金星伴隨太陽系巨行星的倒數第二顆主衛星同期形成,水星伴隨太陽系巨行星的倒數第一顆主衛星同期形成,等等。這種現象會導致短期內巨大能量的釋放和系統內所有星球的“瘋長”,一定時期的天有數日不是不可能的!直接后果就是星際文明的全面毀滅和各個星球的造山運動。 由于星系形成以后會造成一定范圍的相對真空,星系的成長是非常緩慢的,超新星的集中爆發可能十幾億年,數十億年才有一次。可是網上搜索,距離我們最近的造山運動是燕山造山運動,只有一億年左右的時間,是理論錯誤,還是判斷錯誤? 也許臨近星系的超新星爆發也會影響我們銀河系的成長發育,可星系的形成也是系統性的,可能銀河系之外還有更為龐大的系統一起形成,成長發育也是相對統一的,甚至我們看到的宇宙(只能是局部宇宙)都具有相對的統一性也未可知! 也許星際磁場的影響范圍非常廣闊,遙遠星系的變故也會影響我們,倒是可以解釋距離我們較近的造山運動。 元素重組首先是“氫”、“氦”元素的核爆炸,隨后發生聚變反應,產生相對高端的化學元素。前者是放熱反應,后者是吸熱反應;釋放多少能量,還要獲得多少能量,才能實現新星與主星對偶層次之間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這一過程會帶來相當一段時期的光子匱乏,也就是“冰河期”,什么文明經得起這種折騰? 宇宙遼闊,星際關系卻非常復雜,一些遐想,僅供參考。 /  4204.樹葉放大一億倍 真與宇宙很相似 2019.4.9 在思考星系成長的物質來源時,我曾經懷疑宇宙中會有更為龐大的系統,例如類似生物的系統。最近,在網上看到將樹葉放大一億倍,類似宇宙的照片,說明我的猜想未必沒有可能! 從宇宙形成的爆炸說來看,漏洞很多,經不起推敲,因為宇宙物質不可能聚集到一個奇點,只能局部物質聚集在一起,通過元素重組形成局部范圍的星球和星系。 如果宇宙的范圍是138億光年,擴散速度是多少?光線返回的速度是多少?我們如何能夠看到900多億光年以遠的星球? 我倒傾向138億年是銀河系的年齡,所以所有星系才能產生紅移現象,離我們遠去。即使如此,銀河系形成產生的爆炸影響范圍也是驚人的,其他星系形成與新星產生發生的爆炸影響到我們也就不足為奇了,不排除地球一億年前發生的燕山造山運動是其他星系超新星爆發的影響。 浩淼太空,我們能夠看到的范圍十分有限,類似一片樹葉,甚至樹葉的局部。銀核是一個電子,地球不過是一個電荷。大樹有生命系統,局部細胞的成長就會有物質供應。星系類似一顆原子,或光子,能夠成長,必定有能源和物質供應,包括正負電荷的聚集和交流,除了同電相聚的客觀規律之外,有沒有其他的物質能量來源,我們還不清楚。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太空巨人,太空王國,更大范圍的太空世界,我們將淪為微生物。 /  4205.星際核力決定海洋潮汐和地球大氣層厚度 2019.4.13 星際核力不是萬有引力,具有遠吸、近斥的物理屬性。 在地球處于遠日點時,地日關系主要表現為相互吸引,向陽一面會出現漲潮,背陽一面會出現退潮;地球處于近日點時,地日關系主要表現為相互排斥,向陽一面會出現退潮,背陽一面會出現漲潮。地球大氣層厚度會出現同樣變化。 地球擁有兩個磁場,除了地日磁場之外,還有地月磁場,也會影響海洋潮汐和地球大氣層厚度。月球處于近地點時,會與地球相互排斥,引發退潮;處于遠地點時,會與地球相互吸引,引發漲潮。地球大氣層厚度也會出現同樣變化。地日和地月兩個磁場的作用會相互重合,同方向會引發大潮;不同方向可能產生小潮。 地球每天都會自轉一周,面對兩個星球,產生的物理作用力相對復雜,但是一定有規律可循。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潮汐和大氣層厚度的變化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 地球表層主要受地日磁場控制,內核主要受地月磁場影響,分別與太陽和月球交流正負電荷。所以,巖漿的運動會受到不同磁場的影響,間接影響星球表面物質的運動。其中,地球表層太陽的影響會大于月球的影響;內核,月球的影響會大于太陽的影響。地核與地幔之間是地球兩個磁場的交界處,可能產生磁懸浮現象。不過,還是會有物質能量的交流。否則,我們就不會在地表發現地核元素了。 目前,人們關于潮汐的認識側重于月球的影響。其實,地日磁場的影響才是主要的,兩個磁場的合力決定了地球表面的潮汐運動和大氣層厚度的變化。 /  4206.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與星球環境 2019.4.13 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目前已知的主要通過宇宙射線和正負電荷的交流實現。 恒星,是宇宙射線的主要來源,不排除行星也能輻射少量宇宙射線。行星在條件成熟時,也會轉化為燃燒的星球,成為三級恒星。 宇宙射線的主要成分是百分之八十九的氫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電子、光子和其他基本粒子、化學元素。除了光子以光速運動外,氫、氦射線的運動速度也達每秒數百千米,與星球大氣層劇烈撞擊會產生核裂變、核聚變,形成星球新的大氣和地表物質成分。 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是星際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星球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星球內部的溫度和化學元素主要通過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形成,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季節溫差,離不開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這些溫差也可以稱作磁場溫差。 核裂變是放熱反應,光子以外的核聚變是吸熱反應,所以地球熱層以下中間層溫度最低,以后逐漸升高,磁場溫差開始發揮作用,成為主導星球環境的主要因素。 太陽系巨行星是與太陽同時形成的星球,距離太陽遙遠,宇宙射線的影響有限,可是全部擁有五到七重磁場,表面溫度仍然很高。據說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海水溫度高達攝氏兩千度,這些巨行星轉化為三級恒星已經不遠了。 地球環境離不開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月球雖然與地球位置接近,卻是反物質星球,排斥太陽宇宙射線,還少一重磁場,所以沒有地球環境。但是,也沒有類似地球那樣明顯的晝夜溫差,目前關于月球晝夜溫差的宣傳和認識可能存在誤判。 /  4211.我的宇宙觀 2019.4.28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是把一片樹葉的局部放大一億倍,就會看到目前的宇宙,我是認可的,因為我的研究已經站在這種認識的門口。 我對天體物理的研究從身邊的太陽系開始:太陽系四顆巨行星與四顆類地行星明顯不同,不僅體積龐大,而且全部擁有四顆主衛星和兩個小行星帶,只有星球和星系成長說可以解釋這種差別。 問題是星球和星系成長的物質來源按照目前公認的宇宙觀是難以解釋的,而樹葉理論卻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釋:焉知我們看到的宇宙不是某個生命系統的一部分? 我的前半生主要研究社會科學,后半生主要研究自然科學。我通讀過中國和世界歷史,馬、恩、列、斯和毛主席幾乎全部著作,記住的只有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和實事求是。所以,一開始就以批判的眼光學習現有自然科學知識,才有《探索選集科技篇》的精彩。 相較于社會科學的相對成熟,人類自然科學簡直就是處女地,充滿假說和似是而非的東西,以至于我都不再過問政治,全身心的投入自然科學的研究,很快碩果累累,開創了人類二十一世紀自然科學發展的新面貌。 我的研究主要側重基礎理論,核外電子現象是突破口,了解了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也就掌握了自然科學大門的鑰匙。 普普通通的燃燒現象讓我找到了光子與原子之間的聯系,使物質能量轉化守恒定律有了堅實的基礎。而光子形態,也是星系的初始形態,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一般形態。 偏電荷光子的發現源于雙子星系的存在和質子的偏電荷現象,揭開了光子與質子、中子的轉化之謎,也使原子中蘊藏的能量可以精確計算,更揭開了所謂“聚變能”的荒謬,警示人類不要再浪費資源從事虛無縹緲“聚變能”的研究。 我通過核力,否定了萬有引力;通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揭開了星球和星系之謎:任何星系都是正反物質星球對偶形成,共同成長的。 自然科學是實證科學,許多領域我們卻難以實證,所以充斥假說。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取決于我們的判斷。夸克理論看似進步,六種夸克卻明顯荒謬,因為六種夸克有N種組合,質子和中子沒有那么多種類。我以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形態取代了虛無縹緲的夸克理論,成功分解了所有元素的內部結構,證明理論分析也可以有所作為。 潮汐現象許多人以為是月球引發,其實是銀核、太陽和月球磁場共同作用的結果,地日磁場是主因,不僅有吸引力作用,還有排斥力影響,因為核力是遠吸、近斥作用力。月球只與地核組成共同磁場,對地球表面物質的運動僅有間接影響。銀核影響地球的遠日點和近日點;太陽影響月球的近地點和遠地點。 星際物質交流主要包括正負電荷的交流和宇宙射線的交流,前者形成磁場溫差,后者形成晝夜溫差,季節溫差是磁場溫差的一部分,即使沒有陽光和大氣層保溫,系統內星球也不會與宇宙背景溫度相同。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是星際兩種物質交流共同形成的,根本不是所謂“聚變能”的釋放。 至于所謂地球的年齡、太陽的年齡、銀河系的年齡和宇宙的年齡,不過是人類的推測。日本古陸的年齡據說有四十五億年,不代表地球和太陽的年齡都是四十五億年。星球化學元素重組都可能引發核裂變產生的大爆炸,宇宙的局部新生代表不了宇宙的年齡。宇為空間,宙為時間,人為劃定很可能是坐井觀天。 《探索集》已經寫到四千二百多篇了,《探索選集科技篇》也有一千八百多篇了,每一百篇都有匯總在網上發表,看看也就了解了我的宇宙觀及其形成過程。 /  4213.核聚變的不同形式 2019.4.30 核聚變至少包括核融合、核外電子融合與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三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產生統一的核與核外電子形態;第二種形式產生分子和星球形態;第三種形式產生光子和星系形態。 任何高端元素都是相對低端元素的融合,可以分解為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形態,主要是“氘”、“氚”、“氦4”三種形態。其中“氦4”是所有相對高端元素的共同內核,“氖”、“鎳”、“鈀”、“釹”、“鉑”、“鈾”、“110”號元素是相對高端元素的周期性內核,核外電子構型分別為2“氦4”;2、8“氖”;2、8、18“鎳”;2、8、18、18“鈀”;2、8、18、32“釹”;2、8、18、32、18“鉑”;2、8、18、32、32“鈾”;2、8、18、32、32、18“110”號元素。相對高端元素有“氚”和“氦4”結構遞增趨勢,前者表現為中子遞增趨勢,后者顯示兩個“氘”結構在同一層次可能聚變為“氦4”結構。核外電子構型反映了質子與質子、中子對在核內的分布,沒有這種分布的改變,就不會有核外電子的躍遷,核外電子躍遷理論沒有物理依據。兩個低端核素的碰撞如果不能形成新的高端內核,就不會產生以該內核為基礎的高端核素,人工核素的制備應該遵循客觀規律。 核外電子融合產生物質的分子形態和化合物形態,也是一種核形態,后者擁有獨特的物理化學屬性。 核外電子融合包括嵌入式融合、共軛式融合、嵌入共軛式融合,表現出不同的結合強度,也會有不盡相同的熔點。核外電子構型完美的0族元素可能具有排他性,表現為惰性氣體,只能產生共軛式融合。 核外電子融合之外還有同電相聚客觀規律,原子和星球的形成可能遵循同電相聚客觀規律,而光子、質子、中子和星系的形成遵循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 核外電子現象說明有正反光子和正負偏電荷光子存在,偏正電荷光子由兩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對偶聚集形成;偏負電荷光子由兩個負電子、一個正電子對偶聚集形成;偏正電荷光子與一個核外負電子組成正光子;偏負電荷光子與一個核外正電子組成反光子;一對正負偏電荷光子組成巨光子。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中子依附質子形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內部結構,我們可以發現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過連續核聚變形成,第六周期元素開始出現了中間結構的改變,出現了單層32個核外電子現象,以后每個周期遞增一個32個核外電子的中間層次,終止了連續核聚變的可能,這種現象可能是星球不同對偶層次形成的重要原因。光子形成以外的核聚變是吸熱反應,必然導致降溫現象,不同周期元素的熔點變化曲線可能間接反映了不同元素形成的溫度區間。二者結合,可能形成星球的層次現象。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星球的初始對偶層次,對偶主星的對偶層次,或對偶聚集相反偏電荷和偏電荷物質形成對偶星球,初始星系就是這樣形成的。以后每一周期元素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對偶聚集相反偏電荷和偏電荷物質,產生新的星球,星球就是這樣成長,星系就是這樣擴大的。星球和星系也是不同的核形態。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230.星球表層結構的尋常和周期性改變 2019.5.30 系統內星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并且降溫反應會形成相對的層次和殼體。 降溫反應來自兩個方面:第一由環境因素決定;第二由核聚變的本質決定。環境因素不需要過多解釋,因為光子密度有趨于平衡的趨勢。核聚變的本質是由質能定律決定的:光子由正負電子對偶聚集形成;質子和中子由不同種類的光子對偶聚集形成,因此形成過程就是降溫過程。所以,正負電子、光子與原子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并且表現為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 星球與星系形成以后不會一成不變的,同電相聚會使它們像滾雪球一樣成長,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也使它們形成新的光子和原子。一旦舊有軀殼容納不下,就會通過地震和火山噴發改變形態。所以,地震與火山噴發是星球成長的標志。 分析宇宙射線的物質成分,我們可以發現只有“氫”、“氦”兩種化學元素,一般的小行星就由這兩種化學元素組成。它們轉化為隕石的過程中可能發生聚變反應,成為石隕石或鐵隕石,也許還是冰塊。 任何化學元素的形成都需要環境條件,所以外太空只能形成第一周期的初始化學元素。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周期元素熔點的變化具有相似的特點:s區域是由低到高的過渡區域;ds區域是由高到低的過渡區域;d區元素的熔點相對較高;p區元素的熔點相對較低(第二周期的某些元素除外);f區域不同元素的熔點變化不大;0族元素全部是氣體元素。 通過0族元素的核外電子構型,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周期元素的結構變化規律:“氦”元素是所有相對高端元素的共同內核,以后依次出現“氖核”、“鎳核”、“鈀核”、“釹核”、“鉑核”、“鈾核”、“110核”等不同周期性內核。不論原子結構如何改變,質子、中子對都離不開初始元素,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形態,甚至“氘”、“氚”、“氦4”三種形態。間接反映了不同周期、不同元素形成的物理區間:第一周期元素可能是太空元素,同時也是所有周期元素的初始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氣層元素,主要形成于大氣熱層;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軟流層元素,也是地殼元素,形成于星球表面重力條件相對較低的區域;第四、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分別形成于上下地幔,屬于地幔元素;第六、第七周期元素開始出現了中間32個原子結構的層次,切斷了由前一周期元素連續核聚變形成的可能,可能形成于內外地核。 所有相對高端元素全部由第一周期的初始元素組成,說明不同重力條件第一周期初始元素的穩定性有所不同:“氫元素”在地球表面的有氧環境中攝氏570度左右裂變為光子,在地球內部相同溫度未必裂變為光子,否則就不會有相對高端元素的形成。這也為某些碳氫化合物在相對高溫環境形成提供了可能,具體條件通過實驗才能知道。 不同周期元素的熔點變化曲線和結構變化規律說明了星球內部層次的形成原因,也說明了深源地震發生的原因:殼體不僅出現在星球表面,也可能出現在星球內部。 太空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系統內星球的形成都可能經歷元素重組過程,也就是裂變和聚變反應,影響空間的光子分布,造成系統內星球的周期性“瘋長”與殼體的周期性破壞,受到破壞的殼體可能發生板塊運動。板塊運動也會發生物質形態的重組:某些地表物質進入地下層次,會發生分解反應與新的化合反應,也會發生某些核結構的改變;某些深層次物質也會來到星球表面,成為放射性元素,所謂放射性不過是元素適應環境改變形態的過程。 地球是太陽系的倒數第三顆行星,形成于火星之后,金星、水星之前。形成之后至少經歷了金星、水星的元素重組過程,也就是超新星的爆發過程,殼體至少經歷過兩次劇變,消滅任何可能的文明。 軌道改變也會影響星球環境,因為太陽宇宙射線的密度會發生相應改變,影響星球環境。焉知火星在目前的地球軌道時不會擁有目前的地球環境?焉知未來地球不會擁有目前的火星環境?所以,星球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人類活動可以影響地球環境,但是比起太空環境的影響作用力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要夸大局部影響的作用,宏觀環境的改變才是滅頂之災! /  4231.通過核外電子構型看重力條件對原子結構的作用 2019.6.2 通過地震波的分析,我們知道地球存在層次結構。通過《元素周期表》與核外電子構型,我們知道原子也存在層次結構,并且不同周期元素的結構也在依次發生改變。所以,我將它們結合起來考慮,將第一周期元素認定為太空元素和初始元素,所有相對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構。 第二周期元素被我設定為大氣層元素,也是從地球環境分析而來,因為星球大氣主要來自宇宙射線及其裂變聚變反應,同一系統內的不同星球由于光顧宇宙射線的密度不同,裂變和聚變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形成的重力條件和氣體成分也會不同。所以地球成為水球,金星大氣含有硫酸成分,太陽系巨行星的主要大氣成分卻是甲烷。不過一般說來這種分析沒有錯,因為金星大氣層中的“硫”元素也許來自火山噴發,第二周期元素也許就是大氣層元素。 第一周期元素只有一個核結構,卻分為五種形態,概括了質子、中子對的基本形態。 第二周期元素全部是兩層結構,差別只是表層結構的不同,質子、中子對數量和結構上的不同:前者區別為不同元素,后者區別為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 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氖核”元素,擁有三層結構。首先“氖核”可能不同(因為“氖”同位素的存在),其次表層結構存在與第二周期元素類似的問題。從成分來看,我認為是軟流層和地殼元素。 軟流層與地殼可以看作上地幔的一部分,也可以分開來看,我認為分開比較合理。從《元素周期表》來看,它們沒有d區和ds區元素,全部擁有完整的三層結構,可能形成于重力條件相對較低的環境。 第四周期的前十個元素也是“氖核”元素,擁有三層結構,可以在第三周期最后一個元素的基礎上形成,具有“繼承性”,卻又擁有較多的核外電子相對“缺位”,也就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學屬性。據此,我認為軟流層和地殼應該看作相對獨立的層次,只有第四周期元素為上地幔元素。第四周期“鎳”以后元素才擁有四層結構,雖然與第五周期的前十個元素存在接續關系,卻沒有那么多的核外電子相對“缺位”,物理化學屬性完全不同。 第五周期的前十個元素仍然屬于“鎳核”元素,只有四層結構,顯示了繼承性,只有“鈀”以后的八個元素成為“鈀核”元素。我認為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于下地幔,屬于下地幔元素。 第六周期開始,核外電子構型發生了巨變:開始出現32個質子、中子對的中間層次,并且出現了f區域,也就是稀土元素。第六周期的開始六個元素只有四層結構,全部是“鎳核”元素。“釹”以后的18個元素才擁有五層結構,“鉑”以后的八個元素才擁有六層結構。由于與前一周期元素失去了直接繼承性和連續性,我認為單單第六周期元素就可能形成星球內部一個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而前五周期元素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第六周期元素可能是外地核元素。 第七周期元素在地球表面只發現了幾個,在地心也不會很多,顯示了對偶層次可能正在形成之中。從星際對偶關系來看,在第二個月球沒有形成以前,該層次屬于孕育層次,還沒有完全形成。其前六個元素仍然是“釹核”元素,只有五層結構,以后依次出現18個元素的層次和8個元素的層次,與第六周期一樣擁有32個元素。 分析元素結構的變化,可以看到重力條件的改變會帶來原子結構的改變,甚至層次數量的變化。以前高一層次的原子結構可能被壓縮到較低的層次,雖然元素序號和基本構成仍然依次增加,已經不是原有形態和變化規律。所以,我將不同周期元素對偶星球不同層次還是存在科學依據的。 “碳”元素是大氣層元素,一般來說不可能形成于軟流層和上下地幔,只能通過地質變遷和其他途徑進入軟流層和地殼。但是“碳”元素又是高端元素形態的過渡階段,可能在聚變的中間過程出現,與同樣過渡形態的“氫”、“氧”元素結合,組成碳氫化合物與二氧化碳。所以,“幔生烴源”存在兩種可能,碳氫化合物可能形成于星球表面和相對表層結構。油氣資源可能存在有機成礦與無機成礦兩種可能,不可偏廢。沿地質斷裂帶和板塊邊緣分布的油氣資源無機成礦的可能性較大,泥炭可能屬于無機條件影響下的有機成礦。 /  4232.復雜星際關系產生的復雜磁場現象 2019.6.3 傳統天體物理學建立在萬有引力的基礎之上,星際關系是質量和重力關系,解釋不了復雜的星際磁場。 我認為:星系由正負偏電荷物質對偶聚集形成,也就是正反物質星球對偶聚集,通過交流正負電荷產生核力,依靠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組成系統。 初始系統類似光子結構,由正負電荷和不同偏電荷物質,主要是正反“氫”、“氦”元素對偶聚集形成龐大星云。由于物理作用力存在一定的范圍和對偶關系,宇宙物質不可能全部聚集在一起,也就不會出現宇宙形成于奇點爆炸這種可能。我們看到的星系具有相對獨立的空間和星際關系,通過主星形成更為復雜的星際關系。 太空中的所有星球都是通過同電相聚客觀規律形成的,初始星球可能只有正反“氫”、“氦”兩種元素,因為宇宙射線僅由這兩種元素組成。達到一定規模可能引發裂變反應,因為同時有偏電荷光子聚集,也就是增溫現象存在。這種裂變反應就是超新星現象,全部物質裂變為光子,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化學元素,形成主星不同的對偶層次,對偶形成新的系統,銀河系就是這樣形成的。對偶銀河系,還會有類星體系統同時對偶形成。也就是說,局部宇宙也不是形成于局部奇點的爆炸,而是對偶奇點的爆炸。爆炸過程是化學元素裂變為光子的過程,聚變過程是光子轉化為化學元素的過程。轉化為何種元素,取決于具體的重力條件。由于核聚變是吸熱反應,也會形成光子密度的梯次遞減,對偶不同的重力條件產生不同周期的化學元素,組成星球的不同層次。銀河系的規模取決于原始星云的規模,銀核是一級恒星,銀河系的兩千多億顆太陽就是由相反物質組成的二級恒星。銀核的龐大決定二級恒星的龐大,初始太陽可能擁有五個對偶層次,九個周期的化學元素。初始層次對偶銀核某個對偶層次的局部形成,可能由第一到第五周期化學元素組成。其余層次各由一個周期的相對高端化學元素組成,對偶形成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是太陽系形成以后,伴隨太陽新對偶層次的形成漸次產生的。這種超新星現象我稱為元素重組過程,這種元素重組過程可能伴隨星球、星系的成長,新星的產生周期性出現。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星系不是由單一物質形態組成,而是由正負偏電荷物質對偶形成。星際關系也不是簡單的星球關系,而是對偶層次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銀核的初始層次與對偶類星體的初始層次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其余層次與銀河系的不同二級恒星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同一層次可能對偶N顆二級恒星,也就產生N個二級磁場,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產生磁場傾角,同時分割對偶層次,產生“大蒜結構”。 太陽系屬于銀河系的二級恒星系統,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太陽的每個對偶層次只對偶形成一顆行星,九個對偶層次對偶形成八大行星(初始,也就是表層結構對偶銀核某一對偶層次的局部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八大行星全部由正物質組成,卻由于磁場對立相互排斥,產生不同的軌道傾角。并且只有表層,也就是初始層次與太陽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其余層次對偶產生反物質衛星系統,相對獨立于太陽磁場交流正負電荷,組成相對獨立的子系統。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星際關系不是由萬有引力定律形成,而是由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形成,所謂萬有引力定律沒有物質基礎,是錯誤的。 排除萬有引力定律,基本物理作用力就可以在正負電荷基本物理屬性的基礎上實現統一。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形態本來就是由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形成的,能夠實現基本物理作用力的統一不足為奇。 地球擁有兩個星際磁場,月球只有一個星際磁場,太陽擁有九到十一個星際磁場(還有兩個小行星帶,不知是否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磁場),太陽系巨行星分別擁有五到七個星際磁場(也各有兩個小行星帶,不知是否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磁場),星球復雜的層次現象形成了復雜的星際關系、復雜的磁場現象。 對于同一星球,磁場作用力可能產生疊加效應,起到增溫效果,所以地月溫差明顯不同。金星只有一個星際磁場,表面溫度明顯高于地球,是因為宇宙射線的影響強度高于地球,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的量也有不同。星際關系除了正負電荷的交流之外,還有宇宙射線的交流,宇宙射線的交流影響晝夜溫差。 地球和月球與太陽的距離接近,但是月球與太陽同屬反物質星球,排斥太陽輻射的正物質宇宙射線,只與地球的外地核(第二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所以表面溫差明顯不同,沒有產生地球環境。 我們不能深入星球內部考察星球結構,但是可以通過星際關系間接了解星球結構,系統形態反映主星結構也是客觀規律。 /  4234.關于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環境的思考 2019.6.5 夜半醒來,發現《地質-物探找礦論壇》的部分網友正在探討鋰礦的形成原因,有意見認為來自深層火山噴發的巖漿,我有不同看法。 “鋰”是第二周期的初始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過渡形態,應該屬于大氣層元素,通過沉積來到星球表面。不僅是“鋰”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都是大氣層元素,源于大氣層邊緣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核裂變、核聚變。 從太陽系看,主要受太陽宇宙射線影響,太陽宇宙射線主要來自太陽表層鄰近外太空的核聚變,因為物質形態與太陽的基礎物質形態不同,受到排斥,轉化為宇宙射線。太陽宇宙射線屬于正物質元素,與八大行星的物質形態相同,所以向八大行星聚集,密度遞減,所謂“太陽風”是也。 “太陽風”的風速據說每秒400-800千米,與八大行星的大氣層撞擊必然產生核裂變,轉化為光子,進而聚變為相對高端的化學元素。“太陽風”的密度不同,引發核裂變、核聚變的程度也會不同,所以八大行星的大氣成分不同。地球所處位置正好是“碳”、“氮”、“氧”元素形成區間,所以生機勃勃,其他星球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據此判斷,每個太陽系都會有一顆行星類似地球環境,金星可能是下一個地球。 地球大氣熱層的最高溫度可能超過“碳”元素的熔點,而熱層下面的中間層溫度只有攝氏零下45-85度,沒有吸熱反應的連續核聚變是不會這么低的,地表溫度更不會產生生物現象。 “鋰”的熔點只有攝氏180.55度,燃點也不會很高(經常聽聞鋰電池的爆炸新聞),很難在巖漿中存在。所以,來自地球大氣沉積的可能性更大。 大氣層元素也會通過物質循環進入地下,高端元素形成都會經歷初級元素形態,產生“滯留”現象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不會是普遍現象。所以,尋找鋰礦應該側重水源沉積。 “碳”是已知熔點最高的化學元素,燃點可能更高,所以碳氫化合物的能量可能來自“氫”裂變。碳酸鹽、碳酸鈣通過高溫高壓裂解可能轉化為油氣資源,二氧化碳通過化學反應也會轉化為油氣資源,油氣資源的形成未必只有一種可能。所以,油氣資源有機、無機成礦都有可能,無機成礦的概率更大,因為煤炭和油氣資源有板塊邊緣和地質斷裂帶附近分布的規律。 放開眼界,尊重科學,才有廣闊天地! /  4237.關于磁場溫差和地熱異常帶的思考 2019.6.7 磁場溫差源于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和星際磁場的存在,可以形成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季節溫差、層次溫差。地球有兩個星際磁場,磁場溫差有疊加效果,各自的影響情況和影響規律有待深入研究。 地熱異常帶不用過多解釋,已經是科學常識。 伴隨磁場溫差的有核裂變、核聚變現象的影響,需要特殊說明。 宇宙射線沖擊地球大氣層可以引發核裂變,形成地球大氣邊緣的熱層,同時引發核聚變現象,形成地球大氣成分。核聚變是吸熱反應,所以地球大氣熱層的高溫不能影響地球表面,在中間層時產生了攝氏零下45-85度的低溫。攝氏零下45度是中間層兩極附近的溫度,攝氏零下85度是中間層赤道附近的溫度,可見赤道附近核聚變的程度最深。此后溫差主要由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影響,同時也有核聚變的影響,但是已經轉變為次要因素。不過兩極溫差大于赤道溫差是不爭的事實,可能源于兩極附近核聚變的程度此時大于赤道附近。寒流可能來自核聚變,熱浪可能來自正光子或某種偏電荷光子的聚集,宇宙射線主要影響晝夜溫差。 據說金星表面溫度高達攝氏四百多度,我認為是局部溫度,不會到處都是這個溫度,沒有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晝夜溫差和季節溫差。科學考察不能淺嘗輒止,應該全面考察才有說服力。 由于地球與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金星與太陽的倒數第二對偶層次交流正負電荷,量可能有所不同,影響磁場溫差也會有所不同。由于金星距離太陽相比地球更近,宇宙射線的影響更為強烈,晝夜溫差應該比地球更大。不過地球擁有兩個磁場,太陽系巨行星擁有的星際磁場更多,也是特殊情況。還有大氣成分的影響,金星惰性氣體的成分可能高于地球。 最近,我國青海地區干熱巖的發現轟動一時,除了磁場溫差的影響之外,應該屬于地熱異常帶,因為地球磁場產生的深度溫差據說只有百米攝氏3度。 利用地下水溫差供暖早已有之,利用地熱發電也早已有之,大范圍干熱巖的發現可以說是好消息,在這里普及一下星球溫差形成的一些原因,僅供參考。 /  4238.不要把定論當真理 2019.6.7 當我運用人類已有知識分析元素結構的時候就想: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為什么還要發展虛無縹緲的夸克理論呢?誰見過夸克是什么樣子?還有六種之多?可至今夸克理論還是原子結構的權威理論。 還有,恒星和太陽系巨行星是氣體星球,并且主要是氫氣球也是定論。可我們知道在地球表面氫氣在攝氏570度就會裂變為光子,太陽表面溫度也有攝氏五六千度,怎么沒有瞬間爆燃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還有兩個小行星帶,至少存在十一個對偶層次,十一個星際磁場,十五周期化學元素,怎么會是氫氣球呢? 我們不可能給星球稱重,所有星球質量都是推算或假想出來的,怎么可以當真! 萬有引力定律至今還是金科玉律,可物質有正反物質形態之別,磁鐵之間還同極排斥,星球之間為什么一定吸引呢? 原子與核外電子比較不可謂不大,為什么沒有將核外電子吞噬?可見還有其他作用力發揮作用,宇宙中沒有萬有引力! 我認為星際關系不是萬有引力關系,而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關系,類似核外電子與核內質子偏電荷的等量關系。不是星球對偶,也不是對偶層次的質量對偶,而是對偶層次偏電荷的量對偶。所以,月球攜帶偏電荷的量已經與地核攜帶偏電荷的量相對均衡就不會再有大氣層形成,月球再大都是如此。 油氣資源有機形成的理論視油氣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可這么多年過去了,世界油氣資源不但沒有減少,還在增加,是不是很打臉? 按照恒星的煤球理論,總有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的一天,其實中子只有依附質子才能形成,所謂白矮星、中子星也是假說。 星球經歷元素重組之后,表面基本是平坦的。可周期性的超新星爆發會送來大量光子,加速星球的成長,破壞已有的平衡,板塊和造山運動因此形成地球現在的樣子。 即使沒有突發影響,星球和星系也會緩慢成長,突破原有殼體的限制,只是不會出現現在地球表面的狀況。 根據太陽系巨行星與類地行星差別的分析,我認為太陽系巨行星與太陽同期形成,以后陸續出現四顆類地行星。四顆類地行星可能與太陽系巨行星的四顆主衛星同期形成,所以地球至少經歷了金星、水星的元素重組過程,也就是經歷了兩次超新星爆發。而太陽系巨行星則經歷了四次超新星爆發,星球表面一定比地球還要狼狽。 由于微觀我們不能深入,宏觀我們難以到達,人類自然科學遠比社會科學落后,我才放下社會科學致力于自然科學的研究。 我沒有實驗手段,也缺乏系統知識(連中學物理化學都沒有學過),依靠有限知識積累和推理分析就發現許多問題,擁有實驗手段和專門知識的人解放思想一定會有更大成果! /  4240.通過原子結構看星際對偶關系 2019.6.9 我是通過原子結構分析星際對偶關系的。 原子結構最重要的現象就是核外電子現象:正原子的核外電子是負電子,反原子的核外電子是正電子;核外電子的數量等于核內質子的數量,核外電子的層次等于核內質子的層次,核外電子的位置對偶核內質子的位置。所以,核外電子的躍遷理論是無稽之談。 是什么原因產生核外電子現象呢?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質子偏帶正電荷,核外電子必定是負電子;質子偏帶負電荷,核外電子必定是正電子;并且是等量對偶。 物質不僅僅以原子形態存在,還有分子形態和星球形態。分子形態有共價鍵、離子鍵和大Π鍵三種形態,共價鍵和大Π鍵必定產生偏電荷現象,因為存在相鄰原子共同擁有一個核外電子的現象,離子現象也會產生偏電荷現象,必然產生正物質星球偏帶正電荷,反物質星球偏帶負電荷的現象。 正反物質形態本質上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宇宙中沒有正反物質組成的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但是在宏觀形態上正反物質存在對偶關系:任何星系都是正反物質星球對偶聚集形成的:銀核是正物質星球,對偶類星體星球必定是反物質星球;銀河系的二級恒星也全部是反物質星球;它們的行星必定是正物質星球;正物質行星的衛星必定是反物質星球。因為形成電子、原子和星球的是同電相聚客觀規律,形成光子和星系的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 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區分不同物質形態之間的對偶關系,所以是錯誤的。 星際對偶關系不是星球對偶關系,而是層次對偶關系,就像不同層次的核外電子對偶核內不同層次的質子一樣。因為星球的層次是依次形成的,星系也是逐漸擴大的,依次產生對偶關系。對偶的也不是星球質量和層次質量,而是偏電荷的質量,難免產生偏電荷相同、質量不同的現象。星球內部的層次分裂也有內核分裂和層間分裂兩種可能,小行星帶所處的位置可以反映主星內部的層次分裂屬于哪一種情況。小行星帶是對偶星球和主星對偶層次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標志。 只有不同物質形態的星球對偶,才能分別聚集正負電荷,產生正負電荷的交流和星際磁場。光子通常以偏電荷光子的形態出現,星系也會出現雙子星系與單子星系的對偶,甚至核外星系的對偶。 星際不僅交流正負電荷,還有宇宙射線的交流:正物質星球排斥反光子和反物質原子,吸引正光子和正物質原子;反物質星球排斥相反正光子和正物質原子,吸引反光子和反物質原子,必然形成正反宇宙射線的交流。所謂“黑洞”,可能是這樣形成的。其實“黑洞”不黑,類星體的存在就是證明,類星體就是反物質世界和反物質生物眼中的“黑洞”。 星際正負電荷和宇宙射線的交流是星球和星系成長的外部原因,同電相聚是星球和星系成長的內部原因。二者結合,決定星球和星系不是一成不變的,火山和地震都是星球成長的標志。周期性新星的出現和元素重組,也會周期性改變空間環境,引發板塊和造山運動。 我們不可能深入星球內部考察它們的發展變化,但是可以通過星系變化和地表物質運動間接了解它們的發展變化。 原子結構屬于微觀世界,星系結構屬于宏觀世界,都由正負電荷這種基本粒子形成,所以受共同客觀規律支配。 正負電荷形成正負電子,正負電子組成正反光子和正負偏電荷光子、巨光子,不同種類的光子組成原子,進而組成星球和星系,所以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存在質能轉化關系和質能定律。 每一種形態都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才有我們看到的宇宙。可以相互轉化和組合,才有不同物質形態的千變萬化。 我是通過原子結構認識宇宙形態,通過原子結構認識星際對偶關系的。所以才有原子是縮小的星系,星系是放大的原子這樣的看法。 /  4241.火山與板塊運動成陸說 2019.6.11 在QQ《地質-物探找礦論壇》群,復雜地貌形成的動力學原因是沒有解決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沒有注意的問題。 通過元素重組,星球表面應該是相對平坦的,可我們看到的地球表面為什么凸凹不平,破爛不堪?高處海平面以上八千多米,最低海平面以下一萬多米?隕石是不可能砸出海洋的,應該是歷次地質變遷形成的。 在巖漿冷凝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巨大的地質斷裂帶,成為地殼相對薄弱的地方,也成為地心壓力釋放的地方,火山通常出現在這里,成為火山帶。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相對隆起的地貌。 超新星爆發會釋放大量的能量,影響局部空間所有星球的成長速度,產生劇烈的地質運動,甚至打破星球內部的所有層次,把地核元素帶到地球表面。地球形成以后,可能經歷了銀河系兩次超新星的集中爆發(金星、水星誕生于此),也就是兩次滄海劇變,部分板塊插入其他板塊,加速造山運動是完全可能的。 這種插入,會形成板塊邊緣的前溝、后槽和長大斷裂帶,新的火山、地震帶。海底中脊火山帶則可能是巖漿大范圍凝固產生收縮斷裂形成的。 超新星爆發的周期可能是十幾億年,也許更長。下一次可能是太陽系兩個小行星帶和太陽系巨行星兩個小行星帶轉化為獨立星球時發生。不僅僅發生在太陽系,銀河系的所有二級恒星系統可能存在類似的發展進程,這種超新星的集中爆發能否摧毀銀河系也未可知!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242.超新星爆發之后的收縮現象 2019.6.11 超新星爆發是既有元素的裂變現象,類似氫彈的爆炸,既有元素會損失殆盡。隨后發生的就是聚變現象,開始化學元素的重組過程。前者是放熱反應,后者是吸熱反應;前者是膨脹過程,后者是收縮過程。損失的物質和能量不可能全部收回,就會通過裂變光子實現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進一步加劇星際環境的寒冷,因為星際關系是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 收縮的不僅僅是超新星,還有系統內的全部星球,形成全系統的“冰河期”。 氫彈爆炸以后也會出現光輻射和局部降溫現象,不過范圍有限,很快就會被熱力學定律抹平。 這種急熱急冷現象也會給地質構造留下傷痕,形成大大小小的地質斷裂帶。 發電機不會憑空產生電能,只能通過星際磁場獲得電能,星際磁場覆蓋的面積就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了。所以,龐大星系成長過程需要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所需正負電荷不是在狹隘空間獲得的。任何物質和能量的獲得,都是宇宙資源的重新分配。 看似無序的宇宙,也許在一定范圍存在相對的秩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4244.月球可能沒有石油天然氣資源 2019.6.20 昨天,有網友提出了月球有沒有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問題,我認為沒有。原因在于石油天然氣屬于碳氫化合物,二者屬于大氣層元素,月球沒有大氣層,也就失去了二者形成和結合的條件。 那么,月球內部有沒有產生石油天然氣的可能呢?“氫”和“碳”元素是所有相對高端元素的過渡階段,只要條件具備就沒有停留在該階段的可能。所以,月球內部也不會有石油天然氣資源。 地球內部為什么會有石油天然氣資源呢?因為地殼中有大量的碳、氫沉積,可以在地殼和軟流層中轉化為油氣資源。 如果月球內部存在碳、氫元素則另當別論,可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地球上的油氣資源沿地質斷裂帶和板塊邊緣分布來看,我認同油氣資源無機成礦理論,但是否定幔源成礦的可能,傾向于二氧化碳轉化成礦和有機成礦兩種可能。 地質斷裂帶和板塊邊緣也是地熱資源的集中區域,有利于氫元素的形成和二氧化碳向油氣資源的轉化,也有利于有機酸和碳酸鹽向油氣資源的轉化。如果火山噴發釋放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地殼物質的化學重組,而是來自地幔形成,“幔生烴源”就有可能。問題是離開了重力條件,何以形成不同的化學元素?地殼環境與地幔環境可以形成相同的化學元素嗎? /  4245.太陽表面可能是太陽溫度最高區間 2019.6.21 通過《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熔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熔點最高的元素是大氣層元素“碳”,熔點高達攝氏3727度。 熔點高未必形成區間的溫度也高,但是必定存在內在聯系,在沒有相關數據的情況下不妨作此設定。 其他熔點較高的元素出現在第六周期的d區,“鎢”的熔點高達攝氏3380度,“徠”的熔點高達攝氏3180度。 查地球大氣層溫度最高的區間是大氣邊緣的熱層,據說最高溫度達到數千k(始于絕對零度的溫標)。分析原因,除了磁場溫差之外,主要是宇宙射線沖擊引發核裂變形成的。 太陽表面與銀核的某一部分交流正負電荷,吸引所有正物質恒星輻射的反物質宇宙射線,核裂變的強度一定超過地球表面,所以溫度更高,據說有攝氏五千度左右。 太陽的其他對偶層次與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分別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強度一定不會超過初始對偶層次。所以,太陽表面溫度可能最高,而不是內核。因為內核與水星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強度不可能超過第一對偶層次,何況宇宙射線只影響星球表面溫度。 /  4250.星際關系與地震 2019.7.12 有朋友讓我在地震群講講天體與地震之間的關系,我只好勉為其難,因為我著實沒有深入研究。 首先普及一下星際關系:星際關系不是萬有引力關系,而是正反物質星球對偶存在的關系。舉例來說:銀核是正物質星球,太陽等二級恒星必定是反物質星球;它們的行星是正物質星球,行星的衛星還是反物質星球。并且,星際關系不是星球關系,而是對偶層次關系,類似不同層次核外電子與不同層次質子之間的關系。 人類一直在尋找反物質,其實反物質離我們很近,月球就是反物質星球,太陽也是反物質星球,太空中我們看到的星星幾乎都是反物質星球。因為只有反物質星球輻射正物質宇宙射線,可以被我們看到,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被正物質地球和地球人排斥,所以表現為黑洞。 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只有四顆行星,也就是四顆太陽系巨行星,四顆類地行星都是原始太陽形成以后陸續形成的,同時形成的還有太陽系巨行星的四顆主要衛星,遵循的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 所以,星際關系不是星球關系,而是對偶層次關系。 舉例來說:地球不是與整個太陽對偶,僅僅是地球的初始層次,也就是第一對偶層次(包括大氣層、地殼、軟流層和上下地幔)與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對偶形成,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內外地核與月球對偶形成,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所以,地球擁有兩個磁場,兩個主要星際關系。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分別與太陽的不同對偶層次對偶形成,組成共同磁場。由于同極相向,相互排斥,所以存在軌道傾角。 太陽擁有十一個磁軸和十一對磁極,地球只有兩個磁軸和兩對磁極,地表是地日磁極,還有一對地月磁極我們沒有確定。影響地球表面物質運動的只有地日磁場,地月磁場主要影響地核物質運動,間接影響地球表面物質運動。 影響星際關系的主要是核力,這是一種遠吸、近斥作用力,不是萬有引力。形成核力的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所以正原子擁有核外負電子,反原子擁有核外正電子。自由電子再多,核外電子不會增加一個,萬有引力就是多多益善了。 影響星際關系的還有同電相聚作用力,主要形成原子和星球,間接影響星際關系,星球的橢圓形軌道主要受同電相聚作用力影響。在銀河系,銀核是主要正電荷引力源,所有正物質星球的遠端軌道都受銀核影響形成。銀核所以不能將它們吞噬,因為它們還有反物質主星吸引,吸引它們的不是萬有引力,而是核力。 所以,地球面對的星際關系主要是地日關系、地月關系、地球與銀核之間的關系,其次才是與八大行星之間的關系。地球與八大行星之間主要是排斥關系。 了解了星際關系,天體與地震之間的關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  4254.“流浪地球”對人類是滅頂之災 2019.7.29 今天有幸看了一遍《流浪地球》,對于人類的想象力很是佩服。且不說地球能否擺脫核力的束縛開始流浪,那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如何解決也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脫離現有地球軌道,地球大氣成分就會發生改變:到達什么星球的位置,就會擁有什么星球的大氣成分,因為星球大氣成分主要來自宇宙射線沖擊引發星球表面大氣成分的核裂變核聚變。 即使地球不能流浪,軌道位置也會發生改變,只不過是漸進模式,我們難以察覺。到達現在火星的位置,就可能擁有現在火星的環境;到達現在木星的位置,就可能擁有現在木星的環境。而金星和水星,會漸次擁有目前我們地球的環境。 當然,如果整個宇宙或星系大環境發生了改變,情況會有所不同,只能發生時才能知曉。 需要說明的是:太陽毀滅,可能伴隨整個銀河系的毀滅,人類是無處逃生的! 即使太陽存在,地球存在,周期性的超新星集中爆發也會周期性的改變星球環境,毀滅星系范圍內的一切文明,這也是人類文明要從原始社會開始的原因。 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是伴隨太陽和原始銀河系同期形成的,肯定先于地球擁有文明現象,依次經歷了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及它們自身衛星依次出現發生的超新星爆發現象,文明毀滅了幾次都是可能的。 不僅太陽系內會出現超新星現象,整個銀河系新星的形成都是同步進行的,超新星的爆發也是同步進行的,周期性的改變星系環境。 微小差異是存在的,但是大周期是不會改變的,人類的滅頂之災遲早都會到來,并且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地下環境也會改變,可謂無處藏身! 看看破爛不堪的地殼,我們可以想象災難到來時的地球環境:翻天覆地都不為過!地球不過經歷了兩次,什么樣的文明可以經得住這種考驗?整個星系都是如此,外星人也會無處藏身!因為強烈的光輻射充斥局部宇宙空間。 地球曾經有過外星人光顧是可能的,只不過那時地球環境惡劣如同現在的金星、水星。經歷了兩次超新星的爆發,痕跡已經不復存在。 火星文明鼎盛時期可能超越目前的地球文明,現在也是一片荒涼,蹤跡全無。他們會想不到星球流浪嗎?海王星不會星球流浪嗎?如果存在星球流浪,就會存在星球吞噬,星系也就不復存在了。 光子由三四個不同電子聚集形成,并沒有相互湮滅,合二而一;核外電子也不可能簡并到原子核內出現中子星。人類可以假想,但是不能取代事實。可以幻想,改變不了現實。 雙子星系有兩個內核,距離雖然很近,永遠不會相互吞噬。因為形成系統的基本物理作用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電磁作用力。 所以,宇宙永遠不會聚集為奇點,也不會形成于一次爆炸。任何物理作用力都存在一定的范圍,形成基本粒子、原子、星球、星系,不會普天歸一。 /  4255.太陽系未來的四個黑洞和十次超新星爆發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7.29/ / / / / /  太陽系目前擁有四顆巨行星和四顆類地行星,還擁有兩個小行星帶,兩個小行星帶就是未來的第九、第十顆行星。 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全部擁有四顆主衛星和兩個小行星帶,成長發育的相對一致說明它們可能與太陽同期形成,而它們的四顆主衛星則與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同期形成。 太陽系四顆巨行星目前的形態除了兩個小行星帶之外,與初始太陽系非常相似,說明星球成長發育到一定程度才會“點燃”,轉化為恒星與黑洞。初始太陽可能誕生之初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也可能經歷一段時間之后才被“點燃”,“點燃”之前的樣子與太陽系四顆巨行星目前的樣子相似。 如果上述推測成立,太陽系四顆巨行星很可能已經處于轉化為三級恒星的臨界階段。不過它們成為黑洞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它們與太陽等銀河系的二級恒星不同,與銀核一樣屬于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很可能成為我們視野中的黑洞。 它們會同時“點燃”,還是陸續“點燃”關系不大,同屬一個歷史時期。 即使它們還沒有“點燃”,它們的表層大氣其實也在燃燒,類似地球大氣邊緣的熱層,屬于局部燃燒。所謂“點燃”,則是整個大氣表層開始燃燒,程度有了質的不同。由于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它們可能因此成為黑洞,從我們視野中消失。也可能由于距離較近,變得更加明亮也說不定。 它們轉化為三級恒星可能改變太陽系目前的環境,加速它們衛星的成長,間接影響地球環境。 它們各自的兩個小行星帶與太陽系的兩個小行星帶可能同期轉化為超新星,也會在一定時期顯著改變太陽系的宏觀環境。 所以我說太陽系未來可能出現四個黑洞和十次超新星爆發。 由于銀河系所有初始星球的成長發育類似,二級、三級系統的成長發育階段也會相近,改變的還有整個銀河系。 這種改變若干億年發生一次,或十數億年、幾十億年發生一次,在歷史長河中不過屬于瞬間,帶來災變是肯定的。什么程度,會有所不同。也許整個銀河系依然健在,也許開始新的新陳代謝。我們只能猜想,一切順其自然! /  4256.電子、光子、原子結構的極值現象 2019.8.7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會發現核外電子現象:所有原子都有核外電子,核外電子的數量反映核內質子的數量。由此,我們可以確定正負電子與原子結構密切相關。 燃燒現象說明原子與光子可以相互轉化,原子由光子聚變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而光子由正負電子聚變形成,可以裂變為正負電子,我們就找到了物質能量轉化守恒定律和原子與電子之間的關系:正負電子是所有物質形態的基礎。因此,正負電子的物理屬性決定了基本物理作用力。 正負電子未必是最小物質形態,可能是正負電荷聚集的一種極值現象。我們可以設定正負電荷是最小物質形態,正負電荷的物理屬性決定了宇宙的基本面貌。 目前的教科書認為光子是電中性物質,核外電子現象說明光子必定存在偏電荷現象,才有核外電子補充,形成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從正反物質形態出發,我認為光子至少存在由兩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組成的偏正電荷光子;由兩個負電子、一個正電子組成的偏負電荷光子;偏正電荷光子擁有一個核外負電子的正光子形態;偏負電子光子擁有一個核外正電子的反光子形態;正負偏電荷光子對偶聚集的巨光子形態,五種光子形態。一個質子可能由一個正反光子、305個巨光子組成,一個中子可能由306個巨光子組成。中子依附質子形成,脫離質子就會裂變為質子或光子。一個質子最多可以結合兩個中子,一個中子最多可以與兩個質子結合,質子與中子的結合只有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基本形態,所有相對高端元素都是在這五種形態的基礎上形成的。“氦4”架構是所有相對高端元素的共同內核,“氘”、“氚”和“氦4”架構的數量限定了同位素的數量。以上都是極值現象,可能是客觀規律。 通過光子和原子、分子形態,我們可以推想星球和星系形態必定存在內在的聯系:同電相聚產生星球;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產生星系。雙子星系必定伴有對等數量的黑洞星系;星系一定與光子、原子、分子結構類似,看似無序的宇宙可能相對有序。 原子和星系結構可以達到什么程度我不清楚,是否存在極值現象也不清楚,只能承認現實。 我們不可能解決一切問題,只能盡力而為。 /  4257.星球溫差與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 2019.8.8 根據熱力學定律,宇宙有溫度同一的趨勢,任何星球都不會有大氣層存在,因為宇宙背景溫度只有2.74k,所有氣體都會凝聚為星球表面的冰蓋,系統內星球存在大氣層本身就證明星際存在物質能量的交流。 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主要表現為宇宙射線和星際磁場的交流,前者比較直觀,后者相對隱秘,因為難以觀察。我認為磁場交流也就是正負電荷的交流,所謂磁單極子可能就是正負單電荷。 我們承認物質有正反兩種形態,分子結構和離子形態都會出現偏電荷現象,分別聚集太空中的正負偏電荷,通過交流實現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而真正的均衡是永遠不會實現的,才有系統的相對穩定。 通過核外電子現象和光子、原子結構,我們可以發現正負電荷是宇宙的基本物質形態,任何其他物質形態都來自于正負電荷的聚變反應,所以它們的物理化學屬性決定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和宇宙形態。 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首先產生電子和光子,形成磁場溫差,所以系統內星球全部存在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和季節溫差,星球大氣層才不會凝聚為冰蓋。 光子形成以后不會一成不變,可以裂變為正負電子,也可以聚變為化學元素,全部表現為降溫反應,系統內星球才不會成為煉獄,出現層次現象和相對適宜生物生存的環境。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不代表烈焰下面也是同樣高溫,星球內外全部高溫,地球大氣邊緣的熱層同樣存在高溫環境,熱層下面的中間層溫度卻降到攝氏零下45-85度,同時產生了地球主要大氣成分。地球大氣熱層的高溫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二是星球運動速度和宇宙射線沖擊引發的表層氣體裂變,后者是主要原因。高溫也就是高密度光子,可以產生聚變反應,連續核聚變可以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形成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和季節溫差、層次溫差。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熔點,我們會發現不同周期元素類似的熔點變化曲線,間接反映了元素形成過程的光子密度變化過程,這也是星球內部層次現象的主要原因。連續核聚變可以引發非常劇烈的物質運動,沖擊地殼,對偶產生非常劇烈的氣象反映,惡劣天氣伴隨地質災害就是這樣形成的,所謂禍不單行! 地表物質運動間接反映地下物質運動是我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據的還是正負電荷和偏電荷物質的對偶反應,相對合理的解釋了洋流、大氣環流和強對流天氣的物理原因。氣象學不能局限于地表物質的熱運動,還要與地球物理結合起來研究才能深入。 地下深層的核聚變通常都是連續核聚變,需要物質和能量儲備,達到臨界點才會發生,與強對流天氣的形成和演化過程非常相似,可能存在對偶運動。不同地球層次可能對偶不同大氣層次,具體關系有待深入研究。 影響地球大氣運動的不僅有地下物質運動,還有宇宙射線和地球自身運動的影響,所以更為復雜。大氣層本身也會發生聚變反應,第二周期元素全部是大氣層核聚變形成的,兩極的低溫、赤道的高溫和寒流的形成都與核聚變有關,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  4257.星球溫差與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 2019.8.8 根據熱力學定律,宇宙有溫度同一的趨勢,任何星球都不會有大氣層存在,因為宇宙背景溫度只有2.74k,所有氣體都會凝聚為星球表面的冰蓋,系統內星球存在大氣層本身就證明星際存在物質能量的交流。 星際物質能量的交流主要表現為宇宙射線和星際磁場的交流,前者比較直觀,后者相對隱秘,因為難以觀察。我認為磁場交流也就是正負電荷的交流,所謂磁單極子可能就是正負單電荷。 我們承認物質有正反兩種形態,分子結構和離子形態都會出現偏電荷現象,分別聚集太空中的正負偏電荷,通過交流實現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而真正的均衡是永遠不會實現的,才有系統的相對穩定。 通過核外電子現象和光子、原子結構,我們可以發現正負電荷是宇宙的基本物質形態,任何其他物質形態都來自于正負電荷的聚變反應,所以它們的物理化學屬性決定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和宇宙形態。 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首先產生電子和光子,形成磁場溫差,所以系統內星球全部存在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和季節溫差,星球大氣層才不會凝聚為冰蓋。 光子形成以后不會一成不變,可以裂變為正負電子,也可以聚變為化學元素,全部表現為降溫反應,系統內星球才不會成為煉獄,出現層次現象和相對適宜生物生存的環境。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不代表烈焰下面也是同樣高溫,星球內外全部高溫,地球大氣邊緣的熱層同樣存在高溫環境,熱層下面的中間層溫度卻降到攝氏零下45-85度,同時產生了地球主要大氣成分。地球大氣熱層的高溫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二是星球運動速度和宇宙射線沖擊引發的表層氣體裂變,后者是主要原因。高溫也就是高密度光子,可以產生聚變反應,連續核聚變可以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形成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和季節溫差、層次溫差。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熔點,我們會發現不同周期元素類似的熔點變化曲線,間接反映了元素形成過程的光子密度變化過程,這也是星球內部層次現象的主要原因。連續核聚變可以引發非常劇烈的物質運動,沖擊地殼,對偶產生非常劇烈的氣象反映,惡劣天氣伴隨地質災害就是這樣形成的,所謂禍不單行! 地表物質運動間接反映地下物質運動是我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據的還是正負電荷和偏電荷物質的對偶反應,相對合理的解釋了洋流、大氣環流和強對流天氣的物理原因。氣象學不能局限于地表物質的熱運動,還要與地球物理結合起來研究才能深入。 地下深層的核聚變通常都是連續核聚變,需要物質和能量儲備,達到臨界點才會發生,與強對流天氣的形成和演化過程非常相似,可能存在對偶運動。不同地球層次可能對偶不同大氣層次,具體關系有待深入研究。 影響地球大氣運動的不僅有地下物質運動,還有宇宙射線和地球自身運動的影響,所以更為復雜。大氣層本身也會發生聚變反應,第二周期元素全部是大氣層核聚變形成的,兩極的低溫、赤道的高溫和寒流的形成都與核聚變有關,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  4259.超新星爆發會損失多少物質? 2019.8.18 每個人都會發生疏忽現象,我也一樣。 在分析月球與地核的對偶關系時,我曾經錯把地核的半徑當成了直徑,將月球的直徑與地核的半徑對比,驚訝于二者的接近,并以此解釋了月球沒有大氣層的原因。 也許我網上搜索的資料有誤,也許是我的粗心大意,這個直徑接近困擾我很長時間,讓我想不出月球元素重組過后為什么還會與地核直徑接近?因為元素重組過程就是超新星爆發過程,會有大量物質損失和重新聚集。 與原子彈爆炸不同,星球的元素重組是超級氫彈爆炸,不但有向外的擴張力,還有向內的壓縮力,產生第一周期以外的相對高端元素。 氫彈爆炸可以產生少量第七周期元素,所謂人工核素。超新星爆發也會產生少量非常高端的核素,主要還是《元素周期表》上的前五周期元素。地球現在的物質成分主要源于元素重組過程,因為外太空只能自然形成第一周期元素,所以宇宙射線和小行星主要由它們組成。 月球的形成源于地球第二對偶層次的產生,也就是地核的形成,所以月球的年齡不會與地球的年齡相同,只會與地核的年齡接近,小于地核的年齡。 人類飛船和衛星所以能夠在地球軌道運行,源于地球吸引力和它們離心力的相對均衡,沒有能量補充遲早都會墜落。月球卻不會墜落地球,因為系統內的星際關系不是吸引力和離心力的關系,而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相對均衡的核力關系。這是一種遠吸、近斥作用力,遠地點相互吸引,近地點相互排斥,既不會發生月球流浪,也不會與地球合二而一。因為地球是正物質星球偏帶正電荷,月球是反物質星球偏帶負電荷,本質上相互排斥,在一定距離范圍相互吸引。至于月球軌道會不會出現第二個月球,平分月球軌道,需要機緣巧合,可能性不大,因為沒有核力存在,類似自由電子很多,核外電子不會因此增加一個。 從理論分析,月球還是存在擴張可能性的,因為直徑小于地核百分之五十,也就是元素重組時損失了至少百分之五十的物質。二者的質量密度不存在可比性,星際關系也不是現有物質的質量關系,而是對偶正負電荷的質量相對均衡。在地月軌道正負電荷相對均衡的情況下,正反物質停留的概率都不是很高,何況還有動能存在。所以擦肩而過是大概率事件,直接命中也有可能,一般屬于同電相聚。 月球與地核質量的不均衡也會產生正負偏電荷的相對不均衡,可以由自由電荷補充,或大氣層補充,其他偏電荷物質補充。月球與太陽同屬反物質星球,在太陽磁場籠罩下,很難與太陽競爭來自銀核的反物質宇宙射線,又排斥來自太陽的正物質宇宙射線,所以沒有大氣層,也沒有地球環境。不知道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是否也是這樣? /  4262.光子和宇宙射線之間的相互轉化 2019.9.4 我的前一篇文章發表以后,有網友回復我:“超新星的爆發對其他星球的影響不是因為光子,而是高能量的宇宙射線。” 沒錯,超新星爆發首先輻射的是高密度光子,很快高密度光子就會聚變成為化學元素,與星球物質形態相同的部分會產生收縮現象,聚變成為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組成星球的第一對偶層次。如果原始星球足夠大,還會聚變出更高層次的化學元素和對偶層次。但是,總有一部分光子會輻射到太空中,部分轉化為宇宙射線,部分繼續以光子形態輻射。 光子至少有正反光子、偏正電荷光子、偏負電荷光子和正負偏電荷光子對偶聚集的巨光子五種形態,超新星爆發一般輻射構成自身物質形態的兩種,或數種光子,只能聚變出與原始星球相同的物質形態。但是裂變的徹底,也會有偏電荷光子出現,部分轉化為正反光子,形成反物質宇宙射線。所謂宇宙射線,就是受到主星排斥的氫、氦元素和反光子。一般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反物質星球輻射相反物質宇宙射線,這也是正物質恒星在我們視野中表現為“黑洞”的主要原因。黑洞不是連光子都不能外泄,而是受到正物質星球排斥,不能進入我們的視野,不能轉化為我們的視覺信號。所以,我們看到的星球除了距離我們較近的太陽系行星之外,基本都是反物質恒星。 無論何種光子在太空都會以光速運動,轉化為氫、氦元素就只能以風速運動,二者相差十萬八千里。我們看到超新星爆發,與相關宇宙射線到達也相差十萬八千里。 光子密度決定環境溫度,轉化為宇宙射線就不再決定環境溫度,所以外太空很冷,一般只有2.74k的光子密度,也就是所謂宇宙背景溫度。宇宙射線的速度雖然不及光速的數百分之一,仍然遠高于我們地面的風速,與地球大氣邊緣撞擊會產生裂變現象,轉化為光子,再次聚變為化學元素,轉化為地球大氣成分。我們在地球看到的陽光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來自太陽,大部分來自太陽宇宙射線的轉化。所以陽光可以溫暖地球,不能溫暖太空。 決定地球環境溫度的還有磁場溫度,形成地球的高度溫差、深度溫差、緯度溫差、季節溫差、層次溫差,陽光和太陽宇宙射線只能影響晝夜溫差。 /  /  /  /  4263.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 2019.9.5 不同重力條件下核聚變可能存在不同的臨界溫度,所以外太空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 那么,太空背景溫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具體含義呢?我覺得應該是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也就是不能產生核聚變的光子密度。 我們不知道全部物質形態都轉化為光子的宇宙平均光子密度,因為沒有相關條件,卻可以了解目前狀態下外太空的一般光子密度,也就是宇宙背景溫度,據說是2.74k。我不認為這是大爆炸的殘存溫度,應該是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更為合理。如果全部光子都聚變為化學元素,外太空將是一片黑暗,我們看不到任何星光。 地球環境的最低溫度出現在大氣層的中間層,據說為攝氏零下45-85度。攝氏零下45度出現在地球的兩極,攝氏零下85度出現在赤道附近,可能與宇宙射線沖擊引發連續核聚變的深度有關。來到地面,則是赤道附近溫度最高,地球兩極溫度最低,可能是磁場溫差產生核聚變形成的。地下情況不明,不做分析。 也許2.74k的宇宙背景溫度也是磁場溫度,星際磁場的最低溫度也說不定,沒有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也是不能形成的。所以,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可能存在。 /  4264.核聚變負臨界溫度形成原因的思考 2019.9.6 原子是由光子聚變形成的。其中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巨光子的需求量是非常龐大的。 巨光子由正負偏電荷光子對偶聚變形成,正反光子由正負偏電荷光子擁有核外電子形成,正負偏電荷光子是其他光子形態的物質基礎。 星際正負電荷交流形成正負偏電荷光子的數量可能是均衡的,不同物質星球原子構成對正負偏電荷光子的需求卻是不一樣的:正物質星球需要較多的偏正電荷光子以形成正光子;反物質星球需要較多的偏負電荷光子以形成反光子。正物質星球就會出現偏負電荷光子或反光子的相對過剩;反物質星球就會出現偏正電荷光子或正光子的相對過剩。加上正物質星球可能排斥反物質形態,反物質星球也排斥相反物質形態,相對過剩的正反光子就會轉化為光子形態的宇宙射線,星球輻射太空的光子可能以正反光子為主。 外太空可能消耗一定數量的正反光子與巨光子組成正反宇宙射線,仍然剩余的正反光子就會形成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因為只有正反光子不能形成化學元素。不同物質星球對正反光子的吸引和排斥產生“黑洞”現象。 我所以推論不同物質星球排斥相反光子和宇宙射線,是因為我們沒有發現相反物質形態同一星球的共存和分子形態。外太空正反光子的量,或剩余光子的量決定了2.74k的所謂宇宙背景溫度,也就是所謂核聚變的負臨界溫度。并非所有情況2.74k的光子密度都不能產生核聚變,品種不全的光子密度才不能發生核聚變。所以,光子堆積一定是核聚變的條件不充分,高溫不等于核聚變。 /  4265.沒有重力條件的塌縮是不可能形成的 2019.9.18 目前的許多物理理論都是建立在假說的基礎上,黑洞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黑洞是由恒星燃燒殆盡塌縮形成的。例如,太陽燃燒殆盡會塌縮成直徑30千米的黑洞,光子都不能外泄。那么,爐渣豈不都是小小黑洞了? 首先,恒星的燃燒理論就是荒謬的,恒星并非氫氣球,地球都是實體星球,太陽等恒星怎么可能是氣體星球? 其次,恒星表面的能量部分來自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核裂變,部分來自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光子。其中聚變以后輻射太空的光子全部是正光子或者反光子,能量總和不會超過2.74k。所以,宇宙背景溫度才會是2.74k。地球表面的陽光主要來自太陽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核裂變,再次聚變成為地球大氣成分以后的剩余部分。地表溫度則主要由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磁場溫度決定,只有晝夜溫差才由所謂陽光決定。 分析《元素周期表》,任何元素的形成都與重力條件密切相關:外太空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大氣層只能形成第一、第二周期元素;軟流層可能形成第三周期元素;上下地幔分別形成第四、第五周期元素;地核形成第六、第七周期元素。太陽即使可以塌縮到30千米,總體質量并沒有增加,如何產生高密度元素? 只有相反物質相互排斥可以相對合理的解釋黑洞現象:正物質恒星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和反光子,所以成為我們視野中的黑洞。反物質恒星輻射正物質宇宙射線和正光子,我們看到的繁星主要由反物質恒星組成,大約是全部較近恒星的百分之五十。 地球上的高端元素并非來自恒星毀滅以后的重組,全部來自地球自身的重力條件,并且是逐步形成的。隕石的成分可以證明這一點。 人類的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沒有理由責備先賢,也沒有理由墨守成規,推陳出新才是正確的選擇。 /  4266.星球范圍相對過剩光子類型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9.19/  燃燒現象說明質子和中子由光子聚變形成,燃燒現象不過是原子核聚變的逆過程。 正反物質形態與核外電子現象說明光子至少存在偏正電荷光子、偏負電荷光子、正反光子和正負偏電荷光子相互纏繞組成的巨光子五種形態,是否會在光譜上有所表現我不清楚,缺少任何一種對偶光子都不會有原子形成卻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環境溫差不可能由全部五種光子形成,哪些光子形成了星球范圍的環境溫差是本文思考的主要內容。 宇宙射線由百分之八十九的質子、百分之十的氦4粒子、百分之一的其它成分組成,所以成為宇宙射線第一可能在太空環境形成,第二可能被相反物質形態的主星排斥,所以成為宇宙射線。最有可能在主星接近外太空的環境形成,所以成為xx風。也就是說,正物質星球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反物質星球輻射正物質宇宙射線。迄今為止,我們沒有發現正反物質形態組成的原子和分子形態,說明正反物質形態可能相互排斥。 宇宙射線的運動速度只有光速的數百分之一,與高速運動的星球撞擊仍然會產生裂變反應,地球大氣邊緣的熱層就是這樣形成的。裂變釋放的光子可以重新組成相同物質形態的質子和中子,未必還是宇宙射線的物質成分,重力條件的改變可能形成第二周期元素,光子密度和重力條件的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的化學元素,組成星球不盡相同的大氣成分。 質子可能由一個正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第二周期元素中子成分的增加必然導致正反光子的相對過剩,加上宇宙射線中的光子可能只有正反光子,正反光子可能是星球表面溫差形成的主要光子類型。當然,正物質星球是正光子,反物質星球是反光子。 星球內部可能有所不同,因為只有磁場溫差,而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光子成分可能正負偏電荷光子的比例相同,核聚變的結果會產生與星球物質形態不同光子的相對過剩。以地球為例:表面正光子或偏正電荷光子可能相對過剩;星球內部卻可能相反,反光子或偏負電荷光子相對過剩,由于封閉環境難以輻射,產生堆積,在內外交界處(如海底)容易發生正物質反應,形成第三周期初始元素。 地球表面的磁場溫差也會形成反光子,甚至反物質宇宙射線,受益者主要是月球和太陽。 高溫源于某些光子堆積,低溫源于核聚變。引入對偶光子可以降溫,破壞核聚變的條件可能引起升溫。緯度溫差可能與核聚變的程度和某些光子的堆積有關。 /  4267.“同軌多星”不可能只有一個層次 2019.9.20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是某超新星爆發出現了衛星現象,并且展示了一張照片,主星周圍出現了十幾顆等距環繞的衛星。 超新星爆發產生星系是可能的,初始太陽就有四顆巨行星伴隨,每個軌道只有一顆行星,因為太陽不夠大,對偶層次產生的行星可以收縮為一顆星球。銀河系就不行了,出現了多層次的“同軌多星”現象,因為每一層次的軌道都以光年,甚至數萬、數十萬光年計算,產生“同軌多星”是必然的。 只要出現“同軌多星”現象,就說明主星足夠大,層次也必然足夠多,不可能只出現一個層次的“同軌多星”現象,可以斷定文章展示的照片是偽造的。 還有,主星是正物質星球,衛星或二級恒星必定是反物質星球,前者表現為類星體,后者必定為黑洞,反之亦然,不可能同時出現在照片上。 所謂超新星現象通常是初始星球的元素重組過程,因為原始星球只有“氫”、“氦”兩種太空元素,達到一定程度必定發生裂變和聚變反應,轉化為成熟星球,也就是多層次、多元素的實體星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整個星系的涅槃,全部毀滅和重生,都會表現為超新星現象。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和四顆巨行星的四顆主衛星誕生時都會產生超新星現象,每一次都會帶來星系文明的毀滅和涅槃。地球如果存在早期文明,也會經歷兩次毀滅,金星和水星誕生帶來的毀滅。月球可能和金星同期形成,共同帶來一次地球文明的毀滅。與它們同時誕生的還有銀河系的許多星球,所以超新星現象具有周期性和普遍性的影響。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269.關于摩擦生熱的思考 2019.9.22 摩擦生熱是生活常識,一般解釋可能還是傳統的分子振蕩說。 從光子密度決定環境溫度的認識出發,需要重新分析摩擦生熱的物理原因。 一般的摩擦很難破壞原子結構,不排除有可能破壞部分質子結構,也就是簡單氫原子結構,達到燃點,釋放能量。還有,就是摩擦生電,產生偏電荷現象,吸引或形成偏電荷光子,也能產生放熱現象。至于星球內部的能量,我還是傾向于來自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光子。唯一沒有解決的是能量供應問題,目前還是求助于更為廣泛領域的星際關系和物質能量分布的不均衡可能性。 地球擁有兩個磁場,不同對偶層次存在相對運動和磁懸浮的可能性,金星和水星目前只有一個磁場,沒有內部摩擦就沒有內部能量的形成嗎?顯然不是。所以,不能通過“摩擦生熱”解釋地熱的由來。 /  4275.從冰球到氣球、巖石星球的演變 2019.10.9 人類喜歡尋根究底,我是人類的一員,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創世說。我的創世說源于現實宇宙和《元素周期表》的分析,僅供參考。 《元素周期表》的基礎是地球元素,也是我們公認的元素,相信大家沒有疑問。元素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組成,相信大家也沒有疑問,這樣我們就有了討論的基礎。 《元素周期表》有七個周期的元素,第一周期的元素只有“氫”、“氦”兩種,卻概括了質子、中子結合的五種基本形式,也是宇宙射線的基本成分,說明可以在外太空環境形成,屬于太空元素,一般隕石和小行星由它們形成,這是星球的冰球階段。 再來分析核外電子現象。 首先我們發現核外電子數目等于核內質子數目,等于元素序號,說明元素形成具有承前啟后的可能。其次我們發現核外電子構型具有規律性,也就是元素形成具有規律性,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依次演變的。深入分析,我們還會發現宇宙中可能存在正反兩種元素:核外負電子為正元素,核外正電子就為反元素,二者可能相互排斥,所以我們沒有發現二者結合的物質形態,化合物形態也沒有。 那么,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有元素形成的夸克理論和光子聚變理論,我是后者的創立者,只負責闡述后者,前者有許多專著,就不用我贅述了。 我的分析從燃燒現象開始。 一般認為燃燒現象屬于分子振動,是一種氧化現象,我認為屬于核裂變,是光合作用的逆過程。當然,不是所有元素都能燃燒,反映了元素的穩定性。沒有元素的穩定性,就沒有宇宙的穩定性。 現在需要分析光子結構了。 從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看,光子可能由正負電子組成,可以釋放一個負電子,轉化為正電子,不能解釋核外電子現象,于是我想到了偏電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性:兩個正電子、一個負電子組成偏正電荷光子;兩個負電子、一個正電子組成偏負電荷光子;它們各自擁有核外電子組成正反光子;正負偏電荷光子相互糾纏組成巨光子。雙子星系和單核星系的存在可以為偏電荷光子的存在提供佐證,光子在磁場中的表現應該可以證明偏電荷光子的存在,只是我沒有相應條件進行證明。 某教科書介紹質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不能解釋質子的核外電子現象。經過計算我認為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的可能性較大。也就是說,質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4倍,中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相對合理,質子的離子形態與中子形態相差一個偏電荷光子。 元素的光子聚變說可以合理解釋質能定律,否定“聚變能”。 初始宇宙是什么樣子我不清楚,至少不會是一個奇點,因為物質有正反之分,電子有正負之別,任何作用力都有一定的范圍,不可能全部宇宙物質聚集到一起,一定范圍的聚集還是可能的。所以,初始星球、星系可能是正反物質類似光子形態的對偶聚集,初始元素可能只有第一周期元素。 根據元素的光子聚變說,核聚變是吸熱反應,核裂變才能是放熱反應,外太空的寒冷源于星球、星系的形成,星球內部的溫度變化也與光子在電子和原子之間的形態轉化有關。 由于外太空的寒冷,初始星球只能是冰球。 但是,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可能是客觀規律,所以才有正負電子、光子、原子、星球、星系的對偶形成,這種對偶形成必然產生對偶磁場和正負電荷的交流,形成電磁作用力,三者成為基本物理作用力。共同的物質基礎才能形成共同的基本物理作用力。 正反物質的對偶聚集包括正反光子和正負偏電荷光子的對偶聚集,星際磁場和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也會產生新的光子,冰球可能因此轉化為氣體星球,達到臨界點發生核裂變,也就是超新星的爆發。超新星的爆發類似氫彈爆炸,產生擴張力和壓縮力,完成元素重組,轉化為擁有巖石圈的金屬星球,這就是初始星球的演化過程。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就是大氣層元素,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地殼和軟流層元素,第四、第五周期元素是上下地幔元素,第六、第七周期元素可能是地核元素。前五周期元素可能通過連續核聚變形成,第六周期開始原子結構發生“跳躍式”改變,出現了中間32個質子的層次。據此,可能形成星球內部不同的對偶層次,對偶產生星系。星系內部的星際關系不是星球關系,而是層次對偶關系:不是整個地球對偶整個太陽形成,而是地球的第一對偶層次,包括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對偶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形成和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地核分裂于原始層次,對偶產生月球,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成為相對獨立的系統。 地球形成以后,至少經歷了金星、水星誕生產生的兩次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瘋長”,所以表面破爛不堪。由于銀河系所有二級星系同期形成,子系統也同期形成,超新星爆發帶有周期性、同期性的特點,帶來宇宙中的光子分布、電子分布的非均衡,氣候變化和星球、星系成長速度的不均衡。所以,研究氣候變化不能拘泥于星球自身,還要考慮宏觀宇宙環境,包括星際關系。 本文主要闡述星球的初始演變過程,所以到此結束。 /  4276.通過核外電子構型分析元素結構 2019.10.10 迄今為止,人類還不能深入元素內部考察元素結構。所以,從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出發,杜撰了玄奧的夸克理論,夸克理論不過是一種假說。 那么,有沒有其他可能分析元素結構,揭示原子結構的發展變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通過核外電子構型,可以分析元素結構。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核外電子數目等于核內質子數目,等于元素序號。除了氫同位素“氕”之外,質子總是與中子成對存在,不外乎“氘”、“氚”、“氦3”、“氦4”四種情況,“氦3”形態極為罕見,因為存在中子遞增趨勢,可以忽略不計,或者單獨考慮。質子與中子只有兩個電子質量的差別,原子量可以基本反映質子和中子的總量。有了上述條件,我們就可以通過核外電子構型分析元素結構。 我曾經兩次分析元素結構。第一次只是計算了每種元素,包括同位素“氘”、“氚”、“氦4”架構的數量,每個元素取一個“氦4”內核。結果,沒有發現元素結構與物理化學屬性之間的聯系,元素形成的演化過程也不是十分清晰。一年以后進行了第二次分析,只分析不同元素表層結構的變化,并且計算了表層核外電子的相對“缺位”,不同內核的不同表層結構。發現了不同周期元素的周期性內核,前五周期元素連續核聚變的可能性,第六周期元素開始內部結構的“跳躍式”改變。結合不同元素的熔點變化,發現了不同周期元素熔點相似的變化曲線,相對合理的解釋了元素形成的不同環境和星球層次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核外電子共軛以外,發現了核外電子相對“缺位”互補的可能性,為兩種化學鍵找到了相對合理的解釋。 核外電子現象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所以核外電子分布可以反映核內質子、中子對的分布,成對電子可以反映成對質子,也就是“氦4”結構的存在,提供了分析元素結構的簡捷方式,也為人工核素的制造提供了科學路徑。延展開來,也為星球結構的分析,星球內部物質運動的分析提供了可能。 例如:通過太陽系兩個小行星帶的存在,我們可以發現星球內部層次不但可以通過內核分裂產生,還可以通過層間分裂產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規律性;星球表面物質運動可能反映星球內部物質運動;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的存在表明太陽可能存在十一個對偶層次(初始層次對偶銀核某個對偶層次的一部分形成),十五周期化學元素,等等。 /  4280.錯綜復雜的星際關系 2019.11.6 / / /  首先聲明:本人沒有條件實際考察錯綜復雜的星際關系,本文僅以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分析銀河系和太陽系內的星際關系,可能有誤,僅供參考。 銀河系是以銀核為核心形成的龐大系統,銀核的質量可能超過銀河系質量的百分之五十,甚至接近太陽與太陽系質量的比例。 銀核由正物質組成,太陽等二級恒星就必定由反物質組成,二級恒星的行星系統又由正物質組成,行星系統的衛星系統由反物質組成,類似原子與核外電子的關系。與銀河系對偶的類星體系統的構成與此相反,不在本文討論范圍。 正反物質相互排斥,所以我們看不到由正反物質組成的原子和分子形態。但是正反物質又在一定范圍內相互吸引,類似正負電子組成光子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星際關系。 星際關系不是由萬有引力定律形成,而是依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形成,所以“萬有”引力和萬有引力定律是不存在的。只有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和電磁作用力存在,前者產生電子、原子、分子和星球,后者產生光子、核外電子、星系和星際關系。 星際關系不是簡單的吸引和排斥關系,而是吸引和排斥作用力的對立統一,遠吸、近斥的“核力”關系。所以,主星雖大,不會吞噬任何系統內星球;也不會發生系統內星球的逃逸現象。這是一種相對的平衡關系,未必永恒。所以衛星可以發射,產生的空缺必定有相同電荷和相同電荷物質補充。地球逃逸必定克服強大的引力,會有新的地球補充。其中的原因可以參閱《探索集太空篇》了解。 在銀河系內,所有二級恒星環繞銀核運動,也會受到與銀核對偶反物質類星體的影響,這里不做討論。通過地、日、銀核和地、月、太陽,研究星際關系相對容易理解。 地球的第一對偶層次,也是初始層次包括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對偶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地核與月球對偶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所以地球擁有兩個相對獨立的磁場,兩個相對獨立的磁軸和四個相對獨立的磁極。地球環繞太陽運行時,還會受到銀核的吸引,產生近日點和遠日點。近日點與太陽相互排斥,不會被太陽吞噬;遠日點與太陽相互吸引,不可能逃逸,或被銀核吞噬。近日點與遠日點的潮汐運動方向是相反的(近日點白天退潮,夜晚漲潮;遠日點白天漲潮,夜晚退潮)。月球環繞地球運動時存在類似的現象:近地點與地球相互排斥,遠地點與地球相互吸引,產生的潮汐運動方向也是相反的。月球的橢圓形軌道由月球與太陽的相同物質形態相互吸引產生。 地球與銀核之間沒有直接的磁場關系,就像月球與太陽之間沒有直接磁場關系一樣。所以,地球環繞太陽運行,月球環繞地球運行,一起環繞銀核運行。 不僅如此,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兩個小行星帶,物質性質相同、磁極方向相同,所以相互排斥,不能在同一平面運行,產生磁場傾角,太陽擁有更多的磁場、磁軸和磁極。 我們不可能深入太陽考察太陽結構,可以通過太陽系和星際關系間接研究太陽結構,也可以如此間接研究其他星球結構。 任何現象形成都有必然性,遵循客觀規律。所以,依據客觀規律推演星際關系是可行的。 /  4281.地球擁有若干月球是可能的 2019.11.8 這里所說的月球不是一般的小行星,而是類似和超過現在月球質量和體積的星球,依據是“星系成長說”。 “星系成長說”認為:任何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會一成不變的,特別是系統內星球,通過匯聚和交流太空物質不斷成長。 當然,由于我們的視野有限,目前還很難發現更為廣闊空間的星際關系,但是不排除類似生物系統星際關系的存在,為人類的遐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星系成長說”是依據我對光子、原子、星球、星系結構的分析提出來的,建立在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所以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元素的形成是一脈相承的。通過分析燃燒現象,我們更可以發現原子與光子之間的聯系和轉化關系,而光子由電子組成,電子由正負電荷組成,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形態都由正負電荷聚變形成,正負電荷的基本物理屬性和運動規律決定了宇宙的基本形態和物理作用力。 電子沒有混合形態,只有同電相聚。光子不是同一電子聚變形成,而是正負電子聚變形成,可能存在非均衡現象,才能產生核外電子和不同光子的相互糾纏,形成正反物質形態。所以,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可能是客觀規律。雷電現象、核外電子現象都是佐證之一,電磁作用力可能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現象。 同電相聚可以產生電子、原子、分子和星球,正負電荷對偶聚集才能產生光子、核外電子和星系。星際對偶關系類似核外電子與核內質子之間的對偶關系:不是質量對偶,而是等量的相反電荷對偶。所以,核外電子分布可以反映核內質子分布,核內質子、中子對的分布。星際對偶關系也不是星球之間的對偶關系,而是星球之間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的對偶關系:層次質量未必平衡,正負電荷相對平衡。例如:地球不是與整個太陽組成共同磁場,僅僅是地球的第一對偶層次(包括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與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而地核與月球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原始地球伴隨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形成和發展,月球伴隨地核形成和發展。內地核,或新對偶層次的形成,也將帶來新月球的形成。所以,伴隨地球的成長發育,若干月球也會相繼誕生和成長。 以上就是“星系成長說”。 毋庸置疑,對偶星球和對偶層次都是不同偏電荷物質的對偶,也就是正反物質的對偶。所以,所有星系都是正反物質星球共同組成的。 太陽系擁有四顆巨行星,每顆巨行星都擁有四顆主衛星,兩個小行星帶,說明它們可能伴隨太陽同期形成,處于同一發展階段。太陽系還有四顆類地行星,可能與太陽系巨行星的四顆主衛星同期形成。與太陽同軌,還有若干與太陽系類似的星系,發育程度和形態可能與太陽系大同小異。銀河系的其他二級恒星系統也不會有太大區別。 初略估計,星球內部新對偶層次的形成可能需要二十多億年的物質積累,對偶星球的形成也要經歷彌漫電荷的聚集、小行星帶的形成、超新星的爆發等階段,同一系統內可能存在周期性、集中性的特點,每一次都可能帶來星際環境和所有星球的巨變,及星系文明的毀滅。 最近,看到了發現第二顆繞地小行星的報道,對偶內地核的發育程度是可能的。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外太空環境只能產生第一周期元素;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氣層元素,可能在大氣層形成;第三周期元素是地殼和軟流層元素,可能在地殼和軟流層環境形成;第四和第五周期元素是上下地幔元素,只能在上下地幔環境形成;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內地核元素,數量很少,說明地球的第三對偶層次還沒有完全形成,只能對偶聚集一定負電荷和偏負電荷物質,反物質小行星是偏負電荷物質的一部分。 對于地球和月球之間運行的反物質小行星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它們會墜落到地球,就像我們沒有必要擔心有一天太陽會吞噬地球一樣。因為維系星際關系的不是萬有引力,而是正負電荷對偶聚集作用力,也就是核力,是一種遠吸、近斥作用力。 萬有引力可以使宇宙歸一,核力永遠不會發生系統內星球的相互吞噬。所以,萬有引力是不存在的,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 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正反物質共處的原子和分子形態,只有正負電子和正反物質的光子形態和星際關系。如此,才能組成共同磁場,交流正負電荷,共同成長。在地球的生命周期中,擁有若干月球是可能的。 /  4282.雙子星與同電相聚的極值現象 2019.11.23 雙子星是一種天文現象,即兩顆質量非常接近的星球聚集在一起,卻不能相互吞噬或合并。這種現象與萬有引力和同電相聚格格不入。 萬有引力必定產生奇點,也就是萬物歸一,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所以萬有引力和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宇宙的形成源于一次奇點的爆炸也是不可能的。 電子有正負之分,物質有正反之別,本質上相互排斥,又在一定范圍相互吸引,才有物質的不同形態。電子,可能是相同電荷聚集的某種極值現象;雙子星,可能是相同物質聚集的某種極值現象。類似的極值現象還有光子的五種形態,質子、中子的形成,及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形態等等,包括雙子星的形成。 同電相聚不排除許多電子聚集在一起成為電流,電子一定是某種極值現象才能獨立存在。正負電子不可能相互湮滅,卻可以結合轉化為光子,不同光子進一步結合轉化為質子、中子和原子。原子在不同情況下形成不同元素和分子形態,進一步組成星球和星系,同電相聚的終點可能是雙子星。所以,我們沒有看到三子星、四子星的報道,正負電子的結合也許只能產生光子的五種形態,光子的進一步結合只能產生質子和中子。 雙子星是相同物質的星球,還是不同物質的星球?我認為是相同物質的星球,并且是反物質星球,我們才能同時看到。如果是不同物質星球組合,必定有一個表現為黑洞,因為正反物質本質相互排斥,包括正反光子的排斥,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宇宙的一半,百分之五十的恒星;同一星球只有相同正反物質形態。 由此產生的疑問是:雙子星能否繼續成長?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星球形成過程的元素重組(超新星爆發現象)會損失很多物質,再次達到極限才會停滯,或轉化為其他形態。 /  4284.太陽系邊緣的熱層 2019.11.25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ALENG 自媒體】11月2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們對于這個浩渺無垠的宇宙,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這些新的發現,大部分都是令人驚訝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截至目前,人類探測器所能夠飛離的最遠的宇宙空間,就是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自從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這兩艘宇宙飛船已經飛越了太陽系的內邊緣,除了無法擺脫太陽的巨大引力外,它們已經基本上不再受到這顆恒星的任何影響。不過,就在這兩艘宇宙飛船飛越這個內邊緣的過程中,旅行者號相繼發來的數據也是令科學家感到異常震驚,其中一項數據表明:太陽系的內邊緣處,溫度高達31000攝氏度! 根據旅行者2號獲得的數據,科學家現在已經弄清楚了,這個邊界地帶的極端高溫是由于太陽風在這里跟來自宇宙空間的各種輻射和星際離子高速碰撞的結果,太陽風在這里形成了一道最后的銅墻鐵壁,以保護太陽系內部的天體不受到這些致命宇宙射線的攻擊,科學家說,正是由于有一道如此密不透風的邊界存在,使得來自宇宙空間的致命輻射減少了大約70/%,對于太陽系內部的天體來說,這實在要感恩太陽巨大的恩澤。 太陽系邊緣存在熱層,說明太陽射線即使在太陽系邊緣還具有一定的密度,才能與其他宇宙射線撞擊轉化為光子。是否能夠達到攝氏31000度,我有疑問,因為地球大氣邊緣的熱層也達不到如此高溫,遑論太陽系邊緣! 還有,不必達到如此高溫,就會發生聚變反應,重新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和部分第二周期元素,熱層的厚度存在制約,因為聚變反應是吸熱反應。 太陽系外宇宙射線主要是來自銀核的反物質宇宙射線,本質上與太陽正物質宇宙射線相互排斥,不會發生撞擊,也不會引發裂變反應。直達太陽,與太陽大氣層撞擊,才使太陽表現為火球。 只有銀河系的二級反物質恒星輻射與太陽相同的正物質宇宙射線,主要造福系內行星,抵達太陽系時已經非常微弱,如何產生攝氏31000度的高溫? 如果去掉一個零,攝氏3100度的高溫還是可能的,接近地球大氣熱層的溫度,概率也不是很高,因為宇宙射線密度的遞減也是幾何級數。 嘩眾取寵已經見怪不怪,還是要說上幾句,以正視聽。/ / / / / / / /  /  4285.如果太陽系邊緣擁有攝氏31000度高溫 2019.11.26 這兩天接連看到關于太陽系邊緣擁有攝氏31000度高溫的報道,昨天我已經進行了批駁,今天還想說一說。 眾所周知,太陽表面溫度不過攝氏五千多度,太陽宇宙射線也就是太陽風,是在陽光的基礎上聚變形成的,百分之八十九是氫元素,百分之十是氦元素,百分之一是光子、電子等基本粒子,密度伴隨距離遞減,抵達地球時,與地球大氣邊緣撞擊裂變為光子,形成地球大氣熱層,最高也不過攝氏三千度左右,抵達太陽系邊緣更是所剩無幾,如何產生攝氏31000度高溫? 太陽風只能影響地球向陽面的溫度和光照,故地球還有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滿天繁星。太陽宇宙射線是四面擴散,如果整個太陽系籠罩在攝氏31000度的高溫之中,我們還有夜晚和滿天繁星嗎? 所以,即使真的是來自旅行者號的數據,也未必準確,不可盲從。 /  4286.地球的守護神還有它們 2019.12.2 剛剛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1994年7月,一顆名叫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像宇宙里突然冒出的一位“恐怖分子”,高速沖進太陽系,地球處在了空前的危險之中。然而,自從蘇梅克列維9號闖進太陽系后,木星就緊緊盯上了它,并以巨大的引力改變了它的原有軌跡,最終將其吸向自身把它徹底消滅,地球又一次化險為夷。 其實,地球的守護神不僅只有木星,還有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陽系里地球以遠的兩個小行星帶,甚至包括銀河系的核心星球——銀核。 浩瀚宇宙中存在兩種物質星球:與地球相同物質形態的正物質星球和與太陽、月球相同物質形態的反物質星球。外觀很難區別,僅僅核外電子不同,也就是核內質子不同。進一步分析,是構成原子的正反光子不同:一個正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組成正物質質子;一個反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組成反物質質子。306個巨光子組成中子。 巨光子由正負偏電荷光子對偶聚集組成,正負偏電荷光子擁有核外電子就成為正反光子。正反光子本質上相互排斥,離子形態卻相互吸引,組成巨光子。所以,我們看不到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質結合在一起的原子和分子形態,所謂“物以類聚”。 物質的分子形態很容易產生偏電荷現象,所以正物質星球偏帶正電荷,反物質星球偏帶負電荷,對偶聚集組成星系,所有星系都是正反物質星球對偶聚集組成的。 同電相聚客觀規律決定相同物質星球相互吸引,磁場規律的同極相斥和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又使同一系統內的相同物質星球相互排斥,不同物質星球組成系統。所以,銀河系內的所有二級恒星雖然都是反物質星球,不能合二為一;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都是正物質星球,也不會相互吞噬。銀河系內的所有二級恒星對偶銀核不同層次的一部分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對偶太陽的不同層次形成,交流正負電荷,組成共同磁場,相互之間卻相互排斥,形成磁場傾角。 由此可知:系統內星球的存在和運動是相對有序的,處于相對均衡狀態。系統外星球的運動另當別論:有系統存在的不會亂跑,沒有系統約束的成為不速之客。不速之客有正反物質星球兩種可能,只有正物質星球可能與地球撞擊,帶來災禍。銀河系內的所有正物質星球都可能成為地球的守護神,地球亦成為它們的守護神。 所以,不必“談星色變”,未必就會撞擊地球。即使來了,也沒有辦法,還有大氣層保護。 大環境沒有改變,人類毀滅一次還會重生。大環境變了,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文明也會毀滅。 /  4287.銀河系黑洞知多少? 2019.12.3 最近看到一則報道:我國科學家在距太陽系108光年附近發現了太陽60倍質量的黑洞。對此,我持有疑問。 銀河系的內核是一個黑洞,質量至少是銀河系質量的百分之五十,才能形成龐大的銀河系。 當然,黑洞的形成不止由于質量龐大,主要由于輻射反光子和反物質宇宙射線,難以抵達地球和我們正物質人類的視神經,或不能被我們感知。所以,太陽系巨行星轉化為黑洞的概率很高,甚至必然! 據說銀河系的直徑是10-20萬光年,108光年顯然在銀河系以內,距離太陽系不遠。與太陽同軌有若干與太陽系幾乎相同的二級恒星系統,發育程度幾乎與太陽系類似,不可能產生二級黑洞,因為太陽系還沒有產生二級黑洞。 縱向分析,可能產生質量高于太陽系的二級恒星系統,也不會高出太多,因為銀核每一對偶層次的質量差別不會太大,不至于出現太陽質量60倍的行星轉化的黑洞。 這里需要普及一下星系的形成規律:任何星系的形成都源于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正物質星球偏帶正電荷,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反物質星球偏帶負電荷,輻射正物質宇宙射線。由于正反物質本質相互排斥,在一定范圍才會產生遠吸、近斥的核力,我們至今沒有發現由正反物質組成的原子、分子和星球形態。所以,正物質恒星在正物質人類視野中表現為黑洞,反物質恒星才可能被我們直接感知。 由于銀河系的形成過程中存在若干次元素重組,出現多次超新星爆發是必然的。銀河系的形成就源于一次超新星的爆發,基本形成了銀河系現在的樣子。 銀河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成長速度非常緩慢,可能若干億年才能出現一次大規模的超新星爆發,所有子系統都有新星誕生,因為它們同期形成。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還沒有轉化為黑洞,其他二級恒星系統出現黑洞的概率也不是很高。 據說太陽系位于銀河系從銀核到邊緣的中間位置,誕生時間可能遲于邊緣的恒星系統,但也不會太多。也許幾秒,也許幾年,不會超過銀核元素重組的過程。即使銀河系邊緣的恒星系統出現了黑洞,距離太陽108光年的二級恒星系統出現黑洞的概率也不是很高,遑論太陽質量60倍的黑洞! 更大范圍系統的形成也不會超出光子、原子的形成規律,與銀河系對偶形成的可能是一個雙子星系統和另一個銀河系。 本文主要質疑太陽系附近黑洞的存在,特別是太陽60倍質量的黑洞。因此,可以結束了。 /  4288.銀河系二級恒星的質量與銀核距離的關系 2019.12.5 銀核是銀河系的核心星球,直徑可能以若干光年計算。銀河系的直徑目前有十萬光年和二十萬光年兩種說法,無論哪種說法都是十分龐大的。為了方便說明問題,本文權且取十萬光年。 按十萬光年計算,銀河系的周長約三十一萬光年,太陽系運行軌道的周長約十五點七萬光年,對偶星球的形成不可能收縮為一點,所以銀河系存在“同軌多星”現象。以平均距離兩光年計算,銀河系外圈可能有約十五點五萬個二級恒星,與太陽同軌有約七點八萬個二級恒星。如果化學元素的形成規律與地球相同,越是靠近銀核核心,每一對偶層次化學元素的質量越高,產生偏電荷的質量越高,對偶產生星球的質量也會越高。所以,二級恒星質量可能存在新星質量遞增現象。 太陽系情況似乎有所不同,四顆巨行星質量最高,因為與太陽同期形成,成長時間較長,成長環境也可能相對優越。即使如此,初始星球的質量和成長速度也會不同:距離太陽越近的星球初始質量可能越高,成長越快,因為太陽對偶層次的質量越高,太陽宇宙射線的密度會伴隨距離的增加遞減。所以,太陽系的四顆巨行星雖然同期形成,木星最大,以遠遞減。四顆類地行星雖然現在水星質量最小,未必低于初始地球。 這里只是一般分析,星球初始質量和成長速度還與太空環境有關,應以實際觀測為準。 /  4289.關于同電相聚和大氣層透鏡的思考 2019.12.8 最近,發現了月球表面沒有星光的說法,于是想到了月球表面有沒有陽光。搜索的結果,找到了大氣層透鏡的解釋。 浩渺宇宙有無數未解之謎,月球表面看不到繁星是其中之一。我沒有去過太空,也沒有去過月球,只能通過媒體略知一二。 在分析原子結構的時候,通過核外電子現象發現了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客觀規律,也發現了光子形成的奇正現象,解釋了正反兩種物質形態和光子、原子之間相互轉化的原因,也遇到了新的未解之謎。正反兩種物質形態一定距離之內相互排斥,人類卻能成功登月(這是兩種物質形態的親密接觸);月球表面看不到繁星,卻可以看到太陽,都是新的未解之謎。 對于許多自然現象我們沒有實驗手段,卻要尋找原因,于是出現許多假說,《探索集》基本是假說的匯集。假說也是科研成果,需要證據支撐,被眾人接受也可以獲獎,成為階段真理,我還是樂此不疲,以為文明的貢獻。 月球是我認定的反物質星球,所以沒有地球環境,排斥相反物質宇宙射線。我們是正物質人類,不能接受和感知反物質宇宙射線,在月球表面看不到繁星是很好的解釋。太陽也是我認定的反物質星球,輻射相反物質宇宙射線,卻可以抵達月球表面,又如何解釋?正反物質之間的弱排斥力是出路之一,也許成立。 因為同電相聚人類很難離開太陽系八大行星表面,卻可以相對容易的離開月球一類衛星表面,沒有吸引力和存在弱排斥力不失為合理解釋。成功登月又成為反命題,需要合理解釋,我借助了電磁作用力進行解釋,不知是否合理? 太陽距離月球相對接近,射線強度與其他恒星自然不同,有陽光存在可以接受,因為是事實。夜晚看到繁星也應該可以,只是白天不能看到,月球表面有陽光的夜晚應該視作白天。弱排斥力呢?是否可以排斥掉其他反物質恒星的微弱宇宙射線?如果月球的背陽面也看不到繁星,弱排斥力是合理的解釋。 關于大氣層透鏡,我不敢茍同,因為大氣層存在光子的折射、反射、散射。況且月球表面不可能沒有氣體成分存在,微弱大氣層更容易形成魚眼形透鏡,而非“冰瘤”形和彗尾形透鏡!同電相聚產生的吸引力應該超過大氣層形成的透鏡作用。 /  4291.初始與高端元素形態的演化過程 2019.12.9 任何化學元素都不是憑空形成的,需要物質和環境條件。電火花展示了電子向光子的轉化,燃燒現象揭示了原子與光子的聯系。深入分析核外電子現象和正反物質形態,我們可以發現初始光子可能存在偏電荷的奇正組合:兩個正電子與一個負電子組成偏正電荷光子;兩個負電子與一個正電子組成偏負電荷光子。它們分別獲得核外電子就轉化為電中性的正反光子,相互糾纏就轉化為電中性的巨光子。一個正反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組成正反質子,306個巨光子組成中子。中子依附質子形成,離開質子15分鐘左右就會裂變為質子或光子。 分析《元素周期表》和宇宙射線的成分,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周期元素可能是太空元素,唯一可能在太空環境形成的元素。其五種形態也是質子與中子結合的基本形態,一個質子最多與兩個中子結合,一個中子最多與兩個質子結合,這是一種極值現象。太空環境的光子密度一般為2.74k(溫標顯示光子密度),“氦4”的存在說明“氘”原子自發的傾向“氦4”組合,而不是極高光子密度才能產生“氘”原子向“氦4”原子的聚變反應。 由于每個質子結構中只有一個正反光子,只有正反光子擁有核外電子,原子的核外電子構型也就反映了核內質子與質子、中子對的分布。不必深入原子內部,我們就可以通過原子形成規律分析元素結構。 既然所有元素都由質子和質子、中子對組成,質子和質子、中子對的存在就成為高端元素產生的必要條件,說明第一周期元素不僅可以在太空環境形成,也可以在任何重力條件形成。 據說在地球表面氫氣的燃點只有攝氏570度,地心的溫度顯然不止攝氏570度,說明不同重力條件核裂變的臨界溫度并不相同。 第二周期元素是在第一周期元素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成為以后周期元素形成的必經階段。分析已知元素結構,我們可以發現前五周期元素可以依次形成。第六周期開始,由于出現了中間32個質子、中子對的結構,初始元素與前一周期末端元素之間的結構不再銜接。主要是層次發生了變化:第五周期末端元素是五層結構的“鈀核”元素,第六周期初始元素是四層結構的“鎳核”元素,此后周期元素由于中間結構的變化都會出現類似改變。據此,我認為前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星球內部一個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第一對偶層次。以后各周期元素形成各自相對獨立的對偶層次。對偶層次的概念源于星系結構的分析:初始層次對偶主星某一對偶層次形成,以后各層次分別對偶形成子系統星球。如地球第一對偶層次由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組成,對偶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形成。地核對偶形成月球,產生第二磁場。太陽第一對偶層次對偶銀核某一層次的一部分形成,組成共同磁場,其他層次對偶形成八大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 分析《元素周期表》,除了前兩個周期以外的所有周期元素都有s和ds兩個過渡區間,各有兩個物理化學屬性特別的元素。全部擁有類似的熔點變化曲線。耐高溫元素集中在d區,p區0族元素全部是氣體元素。 分析元素結構的相對銜接性和層次跳躍性、及熔點變化曲線,不同元素和不同周期元素必定形成于不盡相同的環境:第一周期元素是初始元素,可以形成于任何自然環境;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氣層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表面;第三周期元素是地殼和軟流層元素,第四、第五周期元素是上下地幔元素,第六、第七周期元素是地核元素,形成于相應環境。依據元素和星球形成規律,我們可以基本確定太陽可能擁有十一個對偶層次、十五周期化學元素;太陽系巨行星全部擁有七個對偶層次,十一周期化學元素,氣體星球的說法是錯誤的。 由于元素由光子聚變形成,光子向原子的聚變反應必定是吸熱反應,帶來低溫和寒潮;原子的核裂變必定是放熱反應,產生高溫。聚變需要多少光子,裂變才能釋放多少光子,不會無中生有。不徹底的裂變和聚變除外。 光子密度和重力環境可能是原子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不同元素形成的主要原因。未必所有元素都需要高溫環境才能形成,連續核聚變可能產生非常低的環境溫度,這也是星球內部層次現象的原因之一。 光子的偏電荷現象必然帶來原子、分子和星球的偏電荷現象,才能對偶形成正反物質星球和星系。黑洞對偶類星體,單核星系對偶“雙子星系”可能是客觀規律。 分析《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結構表》,我們可以看到初始元素向高端元素的演化過程、演化規律,為人工合成元素、發現新元素奠定基礎。 /  4292.強磁場與強風暴 2019.12.9 星際磁場強度可能與對偶層次偏電荷的強度存在正比例關系,與對偶層次的質量存在正比例關系,因為偏電荷現象與分子和離子現象正相關。 分子現象存在兩種情況:核外電子共軛與核外電子互補,前者必定產生偏電荷現象。高溫離子現象屬于常識:陶土經過焙燒產生離子現象,拉近了原子之間的距離,核外電子恢復過程中可能產生共軛現象,即兩個原子中的質子共有某些核外電子,陶土變成了陶瓷。 高溫產生離子現象,也容易引發核聚變,除非光子種類不全,也會產生偏電荷現象,只是這種偏電荷現象只能間接和局部影響星球磁場。 分子引發的偏電荷現象相比原子質量是很微弱的,累積起來卻可以起到同電相聚的作用,產生對偶星球和星際磁場。 木星龐大的體積和質量與得天獨厚的星際環境有關:與太陽同期形成,卻與太陽距離最近,可以更多的接受來自太陽的宇宙射線;對偶太陽的第五對偶層次,也就是第九周期元素形成,質量遠遠超過了之前周期元素和他的三個同胞兄弟。加上銀河系同期形成,太空環境可能相對優越,致使木星成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大哥大,三個同胞兄弟也成為巨行星。 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說明星球的成長發育不但存在內核分裂,還存在層間分裂,過度發育的對偶層次可能分裂出新的對偶層次,因此形成了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太陽初始層次也可能過度發育,產生了另一個層間分裂,對偶產生了太陽系邊緣的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新星形成的中間環節。 木星和太陽對偶層次的龐大質量、偏電荷強度必然產生強大磁場,帶來核聚變的異常強烈。不僅如此,木星還擁有四顆主衛星和兩個小行星帶帶來的六個磁場疊加,木星大氣層的強烈運動就來自核聚變的異常強烈。因為,強磁場與強風暴正相關。 /  4294.關于木星兩極梅花形風暴眼的思考 2019.12.10 最近看了一部關于木星的影視資料,木星兩極存在相對穩定的梅花形“風暴眼”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不僅如此,整個木星表面都存在強烈的大氣層運動,并且呈現條帶形狀,讓專家都感到困惑。 我認為木星表面大氣層的強烈運動與木星內部和表面的劇烈核聚變有關,梅花形“風暴眼”的形成可能與木星相對明顯的六個磁軸對偶。 地球只有兩個磁場,木星擁有七個磁場,七個磁軸,其中一個尚不明顯,可能與外層小行星帶對偶的層次發育還不完善。如果太陽系另外三個巨行星兩極也有類似現象,我的推論有可能成立。 木星距離太陽較遠,宇宙射線的沖擊影響顯然不如地球,但是七重磁場環繞,交流正負電荷引發核聚變帶來的物質運動不可小覷!與其類似的除了太陽表面的物質運動,還有另外三顆太陽系巨行星表面的物質運動。由于磁場強度不同,它們表面的物質運動情況應該弱于木星表面。 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產生熱能,核聚變帶來降溫,星球兩極的相對寒冷與兩極相對強烈的核聚變現象可能有關。 磁場存在緯度溫差,影響核聚變的強度和生成物的種類,木星大氣層的帶狀條紋可能與此有關。 以上均屬假說,不過是我目前的看法。專家學者可以研究,我也可以,于是有了本文和我最近的幾篇文章。 /  4295.關于太陽系巨行星大氣成分的思考 2019.12.11 星球表面大氣層主要有以下來源:來自太空的氫、氦元素;來自星球內部的物質重組釋放的氣體;來自宇宙射線沖擊引發核裂變后的重組氣體;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氣體。一般屬于第一、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 宇宙射線主要由氫、氦元素組成。據說百分之八十九是氫元素,百分之十是氦元素,百分之一是光子、電子等基本粒子,是形成星球表面大氣成分的經常性因素。固態氫、氦元素也是小行星的主要成分。 來自星球內部物質重組釋放的氣體主要是火山氣體和地質斷裂帶的滲透氣體,成分比較復雜,可能涵蓋了所有氣體成分。 來自宇宙射線沖擊引發核裂變后的重組氣體由第一、第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組成,是形成太陽系八大行星表面大氣成分的主要因素。 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氣體不會超出第一、第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范圍,同樣是形成星球表面大氣成分的經常性因素。 星球大氣層存在與否,厚度如何,取決于星球大氣層外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的均衡程度:差別越大,大氣層越厚;差別越小,大氣層越薄;沒有差別,就沒有大氣層。 太陽宇宙射線是正物質宇宙射線,主要伴隨陽光形成,四散的同時向八大行星和所有正物質星球聚集,密度伴隨距離遞減。與反物質星球存在一定的相互排斥,對太陽系行星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不同大氣成分和熱層形成的主要因素。 網上搜索,太陽宇宙射線的運動速度有每秒400千米到800千米的不同說法,與星球表面大氣成分撞擊必然產生核裂變,轉化為光子,產生高溫的同時引發核聚變,形成不同星球不盡相同的大氣成分。 地球環境和抵達宇宙射線的密度主要形成碳、氮、氧,及其化合物,所以成為水球,生機勃勃。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唯一可以在外太空環境產生的元素,同時可以在其他環境產生,才成為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構。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氣層元素,可以在不同星球表面環境形成,重力條件和光子密度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 宇宙射線沖擊對太陽系八大行星大氣成分的影響可以在第二周期元素之間移動:距離太陽越遠,向左移動;距離太陽越近,向右移動。 不要忽視磁場溫差產生光子密度和不同星球表面重力條件不同產生不同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可能性:太陽系巨行星雖然距離太陽較遠,六至七重磁場和較高的重力條件仍然具備產生第二周期較高原子量元素和化合物的可能。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化學元素則要向《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初始元素和第一周期元素靠攏。 太陽系巨行星的初始軌道可能與類地行星目前的軌道類似,不排除曾經擁有文明和目前地球環境的可能。地殼中是否殘留有氧的成分尚不可知,表面重力條件形成氧元素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濃厚的云層不排除水蒸氣的存在,表層擁有更多的碳氫化合物、氮氫化合物的可能性更大。 五彩云霞說明成分復雜,陽光不是產生熱能的唯一因素。據說太陽系巨行星釋放的能量已經超過來自陽光的能量,我是深信不疑。因為地球來自陽光和所有恒星的能量也不會超過太空背景溫度2.74k,另外還有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能量,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能量,都遠遠超出直接來自陽光的能量。 本文不僅超出了我以前的認識,也超出了科學界目前的認識,僅供參考。 /  4323.從物質形態的穩定性看能源的不同層次 2019.12.16 所謂能源,不過是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利用其能量的物質形態。 光能可以為我們取暖,提供照明和促進植物生長,是直接能源。間接能源的種類很多,光照以外的能源形態基本都是間接能源。 分析《元素周期表》,直接來自光子聚變的氫元素也是最容易裂變為光子的間接能源形態。據說氫氣的燃點只有攝氏570度,碳氫化合物的燃點更低,煤油的燃點只有攝氏80度。 我原以為碳系燃料的能量來自碳元素,知道碳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熔點最高的元素以后,才把目光轉向碳氫化合物中的氫元素。 氫有三種同位素,也就是質子與中子結合的三種形態。質子由1個正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重新裂變為光子也相對容易。 還有就是磷的燃點也很低,屬于穩定性較差的元素。 鎂和鋁的穩定性相對較好,鎂粉和鋁粉卻很容易燃燒,釋放巨大的能量。《元素周期表》中s區間的初始元素穩定性都相對較差。 “鈾235”和“钚239”也是穩定性相對較差的元素,形成于內地核,來到地表環境相對容易裂變也是情有可原,它們的同位素相對穩定卻又是個謎。 分析到這里,我們已經知道了能源的不同層次:元素形態氫是最容易利用、資源最為豐富的層次;“鈾235”和“钚239”是目前地球環境最不容易獲取和利用的能源形態。但是,從原子量看,“鈾235”和“钚239”也是目前地球環境蘊藏能量最高的元素。所以,開發核能意義重大。 氫是外太空環境都能形成的元素,碳是大氣層元素,都是可再生資源,油氣資源怎么會是不可再生資源?開發越充分,再生越順暢,只是中間環節相對漫長。 軟流層是流動的,巖漿也是運動的,油氣資源的駐留和形成周期相對穩定,但是空間相對有限,不開采不利于能源競爭。所以,儲備油井,開采資源是最佳選擇。 碳氫化合物我們利用的實際只有氫元素,相對容易獲得,轉化為生物能源卻是比較復雜的事情,未必可以直接利用,才有農業和畜牧業。 光子也不是穩定的能源形態:可以裂變為正負電子,也可以聚變為化學元素,地球才沒有成為煉獄。 發電機并不能造電,只能從磁場中聚集電流。星際磁場相互關聯,太空中的正負電荷如何分配也是謎。 電子可以轉化為光子,光子轉化為元素。反之亦然,才有宇宙環境的相對均衡。 任何物質形態一旦形成就有相對的穩定性,才有萬千世界。穩定是暫時的,變化是永久的。利用好穩定和變化,都可以造福人類。 /  4324.現實才有說服力 2019.12.18 研究星際關系,研究引力波,研究大爆炸的影響,不應該離開現實世界去尋找138億年前的影響,因為已經遠離我們。 以光速計算,大爆炸的影響,或殘存溫度應該到宇宙邊緣去尋找,去得了嗎?即使昨天大爆炸的痕跡,現在又有多少? 地月之間存在磁場,地日之間也存在磁場,為什么非得尋找黑洞合并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按照宇宙膨脹理論,這樣的合并與碰撞可能發生嗎? 磁場可能是不同偏電荷物質之間,正負電荷之間形成的電磁關系,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對立統一,未必是萬有引力關系,也不必徒勞的尋找引力波,因為磁場不僅存在相互吸引,也存在相互排斥,我們還要尋找排斥波嗎? 電磁理論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么還要徒勞的尋找其他理論? 如果所謂太空背景溫度是大爆炸的殘余,現存星球輻射的光子哪里去了? 類似問題我們經常遇到,勞民傷財沒有成果也屢見不鮮,這些都是探索未知世界需要付出的代價。但是因此得出錯誤的結論,遷就錯誤的“成果”就很危險了,所以我總會忍不住潑冷水,當惡人。 /  4325. 星球不同對偶層次差速運動的思考 2019.12.20 由于星球不同對偶層次有著相對獨立的磁場,產生差速運動也是必然的。 例如:地球的初始層次對偶太陽的倒數第三對偶層次形成,每天自轉一周。地核的形成產生了月球,自轉速度可能與月球相同,每月一周。地球的兩個磁場各有不同的運動速度,能否產生電機效應,我不清楚,傳統理論對此是肯定的,我也覺得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已經形成的系統就會在更為廣闊的空間獲取正負電荷,為自身的發展提供能量。 支持這種說法要有太空物質能量分布的不均衡現象支撐。如果外太空的所有物質能量都已經瓜分完畢,星球和星系的成長將不復存在。 從我們身邊的微觀環境來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存在的。從太陽系的成長過程來看,并沒有停滯在初始形態。所以,我們所在的星球和星系還有發展潛力。并且,還有加速成長的可能。因為會有系統內所有星球對偶層次和磁場的不斷增加,在更為廣闊的空間獲取物質和能量。 /  4327. 普及多年的錯誤還在普及 2019.12.28 萬有引力定律是普及多年的錯誤,現在還在普及。 物質有正反之分,電子有正負之別,在一定范圍相互排斥,才能保持相對獨立;在一定范圍相互吸引,才能不離不棄。光子、核外電子與星系就是這樣形成的。 磁場存在同極排斥,原子有核外電子,這些都是常識,也是對萬有引力定律的否定,為什么視而不見? 同電相聚產生電子、原子和星球,但不是萬有引力。所以,亮度極高的某些恒星成為我們眼中的“黑洞”。因為正物質恒星輻射反物質宇宙射線,被正物質星球排斥,不能被正物質生物感知。 類似錯誤還有很多。如光速是速度極限的認識,目前正在被宇宙膨脹現象挑戰。是局部膨脹就不是宇宙膨脹,宇宙的含義本來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無限延伸,又何來膨脹之說?所以,宇宙膨脹說也是漏洞百出。 /  發現吸引力是物理學的進步,簡單化、絕對化是物理學的悲哀。修修補補解決不了問題,否定和創新才是正確選擇。 /  4328.了解過去與展望未來 2019.12.30 當我國實現登月以后,就會將下一個目標投向火星,然后是金星。不是因為別的,而是科學發展只能循序漸進。 我不相信金星表面溫度有攝氏四百多度,至少不會到處都是這個溫度,白天、夜晚,冬季、夏季都是這個溫度。還有,金星表面有九十多個大氣壓力我也不敢茍同,因為金星還沒有衛星直徑就已經與地球非常接近,大氣層的厚度超過地球的可能性不是很高(第一對偶層次是初始層次,從星際對偶層次正負偏電荷相對均衡的觀點看:星球實體越大,大氣層的厚度可能越低)。當然,金星表面溫度和大氣壓力超過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金星更接近太陽,接受光照和太陽宇宙射線的密度超過地球,大氣成分更為接近《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的右側。人類和航空器耐受高溫和低溫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優先考察火星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相比地球,火星是更為年老的星球,輝煌已經不再。而金星是更為年輕的星球,是未來的地球。所以,我希望人類應該將目光和資源更多的投向金星。 除了陽光和宇宙射線之外,影響系統內星球溫度的還有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磁場溫度,以及核聚變產生的降溫。例如:地球大氣邊緣有一個熱層,最高溫度也有攝氏上千度,主要因為宇宙射線沖擊產生的核裂變。熱層之下的中間層溫度就降為攝氏零下45度(兩極)到攝氏零下85度(赤道附近),緣于核聚變產生的降溫。陽光和宇宙射線沖擊主要影響晝夜溫差,除此之外的緯度溫差、高度溫差、深度溫差、季節溫差主要來自磁場變化的影響。地下見不到陽光,宇宙射線的影響幾乎為零,溫度高于地表,就是緣于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磁場溫差。所以,我們不要把陽光和太陽宇宙射線的影響看得過高,影響系統內星球環境的經常性因素還有星際正負電荷的交流。地球來自所有恒星光子的影響不會超過2.74k(始于絕對零度的攝氏2.74度),也就是所謂宇宙背景溫度。沒有陽光,地球表面溫度也不會低于2.74k,因為還有宇宙射線沖擊和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磁場溫差。 寫到這里,我們應該知道:高原、夜晚、兩極應該是人類考察金星的首選方向,金星表面也不會處處高溫高壓。 星球形成以后不會一成不變的:質量會增加,軌道會改變,大氣成分和星球環境也會改變。火星在目前的地球軌道,也會擁有類似目前的地球環境;地球運行到火星軌道,不會比現在的火星環境好到哪去。地球擁有更多月球的環境也不會與擁有一個月球的環境一樣,因為增加一個月球就增加一重磁場的影響,影響地心環境也會間接影響地表環境。 分析太陽系構成,我認為四顆太陽系巨行星與太陽同期形成,四顆類地行星是以后漸次形成的。所以,考察地球以遠行星就是考察地球的未來;考察水星和金星就是考察地球的過去。了解過去與展望未來同樣重要。 /  4329.星際電荷交流決定星球運動的猜想 2020.1.3 是什么決定系統內星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速度?我認為星際正負電荷交流可能是決定性因素。其中磁極可能決定星球運動方向,交流正負電荷的相對單位數量決定運動速度。 星際正負電荷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輸入、輸出正負電荷的量可能是相同的。對于主星對偶層次來講,輸入量可能相對不足,運動速度相對緩慢;對于衛星對偶層次來講,輸出量可能相對偏大,甚至達到極限,運動速度相對較快。前者決定星球的公轉速度,后者決定星球的自轉速度。 例如:地球輸出太陽對偶層次的正電荷和來自太陽對偶層次的負電荷可能推動地球第一對偶層次(從大氣層到下地幔)每天自轉一周;卻只能推動太陽倒數第三對偶層次365天自轉一周,地球相應公轉一周。外地核輸出月球的正電荷與月球輸入外地核的負電荷只能推動地核和月球每個月自轉一周,所以不同磁場擁有不同的運動速度。 分析偏電荷光子構成不同偏電荷的“奇正”(二比一)現象和星際對偶層次的不同質量,二者攜帶偏電荷的數量可能是不均等的,存在一定比例的奇正現象。正反物質星球核聚變需求正負電子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正物質星球需要較多的正電子;反物質星球需要較多的負電子。不同星球對偶層次可能出現正負電子的相對緊缺和相對富裕現象,產生內部交流。這種內部交流與核聚變產生的降溫現象都會推動巖漿、洋流、大氣環流和強對流天氣的形成。星際正負電荷交流產生的光子裂變也會成為推動星球內部物質運動的動力。但是,決定星際對偶層次運動方向和速度的主要因素只有對偶層次間的正負電荷交流。 /  4330.偏電荷光子奠定了宇宙的基本形態 2020.1.5 傳統物理學認為光子是電中性物質,沒有質量,卻沒有否認光子是由正負電子組成的。 燃燒現象說明原子由光子組成,核外電子現象說明光子可能存在正反光子、偏正電荷光子、偏負電荷光子、正負偏電荷光子組成的巨光子五種形態。某教科書介紹質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我修訂為1834倍,中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也就是說:質子由一個正反光子和305個巨光子組成;中子由306個巨光子組成。 正負偏電荷光子形態才能產生核外電子形態,正負電子的奇正組合與單核星系、雙子星系的存在不謀而合,堅定了我對偏電荷光子形態的認識。 以上源于核外電子現象的理論推理和數學計算,能否成立還要通過科學驗證,只能由職業科學家采用科學儀器進行了。 深入分析原子結構,我們可以發現同電相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所有原子都是相同偏電荷質子、中子對組成的;核外電子構成反映核內質子、中子對構成。因此,通過核外電子構型分析原子結構是可行的。據此,我初編了《原子結構分析表》,揭示了原子形成的一般規律。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正反物質形態的原子和分子組合,卻必定存在不同物質形態星球的星系組合,這是擴大的核外電子形態,擴大的偏電荷光子形態,擴大的原子形態、分子形態。 銀河系是單核星系,可能對偶一雙子星系和另一個單核星系,組成正反光子形態的星球系統;也可能對偶一雙子星系和另一個類星體與雙黑洞系統組成的巨光子星球系統。延伸開來,可能還有類似不同原子、分子的星球系統,組成宏觀宇宙。 偏電荷光子是一種微觀物質形態,也是其他光子形態的物質基礎,可能反映了正負電子結合的客觀規律。所以,奠定了宇宙的基本形態。 /  4331.“古登堡面”是磁懸浮面 2020.1.9 1914年,美國學者古登堡/(Gutenberg/)發現地下2885千米處存在地震波速的間斷面。首先是發現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范圍內存在地震波的陰影區,解釋為存在地核,其次是傳播速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縱波存在一次由13.6千米//秒降為7.98km//s的截面,而橫波則突然消失了。并且在該不連續面上地震波出現極明顯的反射、折射現象。后證實這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該不連續面被稱為“古登堡面”。 “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幔/(mantle/); “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核/(core/)。 “古登堡面”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為是地日磁場和地月磁場在地球內部的分界線。 地球存在地日和地月兩個磁場:初始地球與太陽倒數第三對偶層次產生地日磁場;新生地核與對偶形成的月球產生地月磁場。兩個磁場同極相向,都由北極輸出正電荷,南極輸入負電荷,相互排斥,產生磁極傾角。而在星球內部的兩個磁場之間相互排斥,產生磁懸浮現象。 不僅如此,兩個磁場和對偶層次的運動速度也不相同:地球大氣層、地殼、軟流層、上下地幔每天自轉一周;地核可能每個月自轉一周。 “古登堡面”不是真空,主要由惰性氣體充填,所以縱波減慢,橫波消失。 地球初始層次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組成,地核由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組成。其中第七周期元素只有寥寥幾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層次,依附第六周期元素存在,所以地球只有月球一個附屬星球。伴隨第七周期元素的逐步完善,地球新對偶層次的出現,地球將擁有第二個月球。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每個周期的初始元素熔點都很低,最后元素都是氣體元素,也為“古登堡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  4333.小行星帶對太空隕石的屏蔽作用 2020.1.18 小行星帶是新星形成的中間階段,表明主星新的對偶層次已具雛形。 舉例來說:太陽系和太陽系巨行星分別擁有兩個小行星帶,只是位置有所不同。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一個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間,一個位于太陽系邊緣;而太陽系四顆巨行星的兩個小行星帶一個位于四顆主衛星的內側,一個位于四顆主衛星的外側。這種相對的一致性說明星球內部層次的形成有內核分裂和層間分裂兩種情況,初始層次和每四個對偶層次都有可能出現一次層間分裂。水星和太陽之間也許還有一個小行星帶,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 我是根據核外電子現象分析星系形成原因的:核外電子構型反映核內原子結構,星系結構反映主星結構。正負電子(電荷)對偶聚集產生光子、核外電子和星系。 因此,星系是正反物質星球的對偶聚集,是對偶層次正負電荷的相對均衡,而不是星球對偶。所以,星系的形成不是萬有引力發揮作用,所謂萬有引力不過是局部表象。只有同電相聚,沒有萬有引力。依據萬有引力產生的一切猜想都是錯誤的,包括宇宙的形成源于一個奇點的爆炸。 小行星帶形成一道相對稠密的屏障,阻擋不速之客的穿越。同時,廣闊空間還有一道對偶偏電荷組成的磁場,吸引相同偏電荷的小行星加入其中。地球以外的五顆太陽系行星和兩個小行星帶都是地球免遭太空正物質不速之客光顧的天然屏障。由于正反物質在一定范圍相互排斥,反物質小行星光顧正物質地球的概率可能為零。 當兩個太陽系小行星帶聚集為星球之后,地球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不速之客的光顧會大幅度增加。不過那時地球文明已經消失,我們也不必杞人憂天了。 /  4334.我的宇宙觀 2020.1.26 宇宙是物質存在形態之和,具有時空和存在形態的無限性。 正負電荷可能是最小物質形態,也是基礎物質形態,具有同電相聚的物理屬性,電子是同電相聚的某種極值形態,具有普遍性。正負電荷對偶聚集是正負電荷的另一重要屬性,產生光子、正反物質形態和星系。 正負電荷對偶聚集的基礎形態是偏電荷形態,即兩個正電子與一個負電子組成偏正電荷光子;兩個負電子與一個正電子組成偏負電荷光子。偏正電荷光子擁有一個核外負電子就轉化為正光子;偏負電荷光子擁有一個核外正電子就轉化為反光子;正負偏電荷光子對偶聚集組成巨光子。一個正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組成正質子;一個反光子與305個巨光子組成反質子;306個巨光子組成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質子形成,離開質子只能獨立存在15分鐘左右。《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種形態是質子和中子結合的基本形態,其他高端形態都是在此基礎形成的。第一周期元素也是宇宙射線的基礎物質成分,說明外太空環境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其他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需要一定的重力條件。分析現有不同周期元素結構,我認為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氣層元素,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地殼和軟流層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前五周期元素在結構上承前啟后,具有連續性,共同組成星球的第一對偶層次。第六周期元素結構開始出現“跳躍式”改變,出現了中間32個質子、中子對的結構,不再與前一周期元素結構銜接,可能產生星球的第二對偶層次。以后每一周期元素結構都會出現中間結構的不同,可能形成星球的不同對偶層次,對偶形成相反物質星球,組成星系。 星系不是依據萬有引力形成的,而是依據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形成的,類似光子和原子的形成,看似無序,其實有序。 所以我說:原子是縮小的星系,星系是放大原子。 承認正反物質形態,就要承認偏電荷光子和正反光子形態。燃燒現象說明原子是由光子組成的,才能裂變為光子,也才有物質能量轉化守恒定律。 同電相聚和正負電荷對偶聚集客觀規律否定了萬有引力,揭示了物質形成的基本規律,也揭示了宇宙形態的基本規律。所有物質不可能聚集形成一個奇點,只能在一定范圍對偶聚集組成光子、原子、星球、星系。 所以,基本物理作用力有可能在正負電荷共同物質基礎實現統一。 人類的認識是漸進的過程,不斷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才能進步。 /  / 

數學是一門理科,它的學習都是一環扣著一環,這也很明顯地體現出了數學的連續性和連貫性特點。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現在進入了數學的總復習時間段,對知識點的全面梳理和掌握是一個重難點。數學是一個理科類的學科,邏輯思維是學習的關鍵,但是有一點也是不能忘記的,——在記憶基礎知識點的時候,切忌死記硬背。對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的記憶,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實實,不要盲目攀高,以免欲速則不達。高中階段的孩子學習負擔是很大的,特別是數學由于知識點眾多,老師也希望能過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高中數學基礎知識點框架圖,非常的系統和全面,建議家長為孩子打印收藏一份。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0FS5DF458DE48RGT 


上海銀行房屋貸款利率查詢桃園信用瑕疵是什麼安泰銀行銀行借款英文澳盛銀行銀行借錢利息怎麼算
板信銀行車子貸款利率最低銀行 高雄銀行貸款諮詢服務 高雄整合負債申請條件 板信銀行銀行借錢要幾歲 債務協商信用卡多久能申辦?1張圖立馬搞懂!花蓮用汽車抵押貸款 南投信用卡債務協商 小額信貸代辦 元大銀行信貸利率 債務協商信用卡多久能申辦?1張圖立馬搞懂!凱基銀行信貸評分系統 桃園房屋貸款幸福宅買房術 永豐銀行信貸試算公式 第一銀行買車貸款利率試算表 貸款找代辦公司好嗎?6大關鍵破解貸款代辦公司的迷思!台東房貸成數高的銀行 第一銀行申請信貸資料 個人信貸額度 聯邦銀行銀行借錢 信用貸款可以轉貸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優惠利率超省息 的頭像
    優惠利率超省息

    信貸優惠利率超省息

    優惠利率超省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